人民網北京1月21日電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接到群眾來信來電5887件(次),來訪520批1212人,收到問題線索992件。其中涉及省管干部51件,處級以下干部941件……這組數據,是貴州省2014年加大巡視力度,“尋虎覓蠅”的有力佐証。
強化組織領導 落實主體責任
為加強對巡視工作的領導,按照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要求,省委下發了《關於調整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有關領導成員的通知》,明確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省紀委書記擔任,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由省委辦公廳負責。
將巡視辦“升格”為省委工作部門,直接向省委負責。新配備2名副廳長級巡視辦副主任和1名省委巡視組副組長。在原有4個巡視組28人的基礎上,抽調24名干部投入巡視工作,79名正廳級干部入選組長庫,巡視組4個增加至8個。
在巡視中,嚴格落實“三個不固定”原則。即:巡視組長不固定,組長人選從組長庫選配,一次一授權﹔巡視對象不固定,事先不公開,動員會確定后才揭曉﹔人員不固定,每輪巡視各組人員都有變動。
按照中央對巡視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總結經驗、梳理制度、確定要點、規范流程、理順職能,為巡視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突出問題導向 提升巡視成效
發現問題,是巡視工作形成震懾的基礎﹔及時處理找出的“老虎”和“蒼蠅”,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巡視工作的震懾作用。
——在腐敗問題上,緊盯礦產資源、土地出讓、房地產開發、工程項目、惠民資金和專項經費管理的突出問題。
——在“四風”問題上,盯住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方面的問題,關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重點發現披上“隱身衣”、躲進“青紗帳”的“四風”新變種和頂風違紀行為。
——在紀律問題上,加強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執行情況的檢查,重點發現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等問題。
——在選人用人問題上,重點發現買官賣官、帶病提拔、超編制配備干部和“裸官”等問題。特別盯住十八大以來依然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黨員干部等重點對象。
帶著“彈藥”出發,備足問題巡視。2014年3月至6月底,第一輪6個巡視組在媒體上發布進駐公告,分別進駐16個市縣﹔第二輪8個巡視組共巡視28個地方和單位。同時,用1個月時間,對1所大學和1家重點企業進行專項巡視。
巡視組緊緊依靠各級各部門,密切聯系社會群眾,採取“一對一”談話、單獨約談等談話方式,從核實“三公”經費入手,下沉一級查線索,注重哪方面問題反映突出就從哪方面下功夫,探索出了一套發現問題的手段和途徑。
據統計,通過兩輪巡視,發現了一大批問題,共收到群眾來信來電5887件(次),群眾來訪520批1212人,反映各級干部的問題線索992件。其中涉及省管干部51件,處級以下干部941件。
善用巡視成果 強化震懾作用
巡視辦實行“簽收制”。即領導班子成員的問題和線索,除涉及一把手本人的,都要向一把手反饋,並請其簽收反饋意見,明確整改落實責任,限期整改到位。
在整改落實工作中,嚴格實行“雙責任”、“雙報告”、“雙公開”制度,對巡視中發現的755個問題線索和110多個四風方面、干部選拔任用方面的問題,及時移交有關部門立案查處。貴陽市原副市長吳軍、正安縣委原書記王忠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得到了嚴肅懲處。切實做到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社會反響強烈,群眾普遍點贊!
2015年,貴州省將對198個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進行“點穴式”、“巡查式”、“回訪式”專項巡視,對已巡視的4個市州和10個縣(市、區)開展巡視“回頭看”,再殺“回馬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