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中國維和警察官微發布了“中國維和警察在利比裡亞抗擊埃博拉疫情”的現場照。
中國維和警察趙嘉偉 (上)、陳曉璐於昨日前往塞浦路斯。
2012年,高峰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圖/高峰
公安部15年派遣2138人次﹔首支赴塞浦路斯警隊昨啟程﹔隊員由聯合國與公安部甄選
1月11日,凌晨時分,飛機在夜幕中升空。
幾分鐘之前,趙嘉偉與陳曉璐向人群揮手作別。在中國警察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15周年之際,他們作為我國首支赴塞浦路斯維和警隊的2名成員,前往這個地中海東部島國。
2012年10月參加維和培訓,2013年4月通過聯合國的甄選,趙嘉偉和陳曉璐2014年12月被確定為維和警察。
在中國近200萬名警察中,成為維和警察的幾率不到千分之一。盡管對於他們來說,這份象征著跨入國際化警察行列的榮譽背后,暗含著多重無法預料的危險。但這並不能阻止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維和警察,邁出國門執行維和任務。
目前,178名中國維和警察正在聯合國總部、利比裡亞、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
塞浦路斯是我維和警察第9個任務區
1月9日,出發之日將近,身著維和警察制服的趙嘉偉言語中難掩激動,“維和警察最大的吸引力在於他的神秘性,這是許多年輕警察的夢想。”
我國首支赴塞浦路斯維和警隊共趙嘉偉、陳曉璐2人,分別來自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和上海公安專科學校,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塞浦路斯,系地中海東部島國,面積九千多平方公裡,人口約115萬,首都尼科西亞。希臘族和土耳其族佔人口的絕大多數,兩族之間曾爆發嚴重暴力沖突,最終形成南希北土的民族聚居格局。
聯合國駐塞浦路斯維持和平部隊(聯塞部隊)於1964年根據安理會186號決議授權成立,是聯合國部署的持續時間最長的維和行動之一。其核心任務是監督塞浦路斯土耳其和希臘兩族停火,防止島上重燃戰火,恢復法律和秩序。聯塞部隊由民事人員、維和部隊和維和警察三大部分組成,維和警察僅60余人,職責主要是在停火線附近巡邏,協助維和部隊處置游行和騷亂等。
塞浦路斯是公安部派遣維和警察的第9個任務區。2000年1月12日,公安部首次派出維和警察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15年來,共向東帝汶、波黑、科索沃、利比裡亞、阿富汗、蘇丹、海地、南蘇丹、塞浦路斯9個任務區派遣維和警察2138人次。
“千裡挑一”,聯合國親自甄選
根據相關規定,參選維和警察,必須滿足7年以上公安工作經驗、外語聽說讀寫能力熟練、兩年以上駕齡等條件。
培訓中心幾十公裡外曲曲折折的盤山,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萬丈深淵,數十輛印著藍色“維和”字樣的越野車來回穿梭。這裡是位於廊坊的中國維和警察進行野外拉練的場地。
趙嘉偉等人在2012年10月就曾前往該中心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培訓。
“全國有近200萬名警察,能到這裡培訓的不到2000人,中國維和警察絕對是千裡挑一。”維和警察培訓中心負責人說。
高峰是重慶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總隊警官,曾兩次出國執行維和任務。他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培訓完要參加聯合國的甄選考試,聯合國會派考試評估組過來,主要考語言、駕駛和射擊三個方面,細分為9門。
“在這個考試中,一門科目考不過就會淘汰。我2011年參加的聯合國甄選考試,27個人最后剩下14個人”,高峰說,“這次選拔后,就正式確定為維和警察。”
在這三個月,陳曉璐與趙嘉偉在中國維和警察培訓中心接受了任務區形勢、國際法准則、維和行動概況、急救知識、駕駛技能、英語和射擊等課程的強化訓練,掌握了執行維和任務的基本理論和警務技能,順利通過了聯合國甄選考試。
在南蘇丹內戰現場清點死者
執行維和任務的國家是如何確定的?高峰透露,這個是由國家的外交方面來確定的。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當地國家向聯合國提出申請,聯合國再向會員國發出邀請,各成員國根據情況確定是否派遣維和警察。另一種是聯合國主動派遣維和警察,這種情況比較少。
“執行維和任務一般都是一年,如果聯合國有特殊需要的話會適當延長幾個月。”高峰說。
在結束了第二次維和任務后,來自重慶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總隊的高峰有時還會在夢中看到滿地的尸體。2012年1月,南蘇丹發生內戰,3000多人在一周內死去。一次沖突過后,高峰前往現場清點死傷人數。
“遍地血水,地獄大概也不過如此”,高峰嘆了口氣,“去了更知道和平有多珍貴。”
來自四川省公安廳警衛局的吳強曾經是警校散打冠軍。2008年1月,他被分配到要人保衛部,負責東帝汶總理夏納納·古斯芒家人的安全警衛工作。
當年2月11日,二十多個手持沖鋒槍的叛軍將官邸迅速包圍,槍口直指東帝汶總理夏納納·古斯芒的家人。
當時,總理官邸中隻有4名維和警察和2名當地警察。手中的武器,隻有92式手槍。吳強選擇防守。他將驚慌失措的總理夫人和總理的3個孩子藏進床下。
敵人開出條件,維和警察與此事無關,隻要交出武器就可離開。吳強不為所動。10多分鐘后,聯合國派來的防暴裝甲車前來救援。在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吳強將總理夫人和孩子們送上裝甲車。
看到安全歸來的家人,總理沖著吳強點了點頭。不久,吳強成為總理的“貼身保鏢”。
40℃下穿長袖扎褲腿防蚊虫
自2014年6月底以來,利比裡亞埃博拉疫情持續蔓延,成為西非地區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當前的利比裡亞,中國維和警察的身影仍出現在埃博拉疫情防控一線。據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副巡視員朱明介紹,今年3月,將有另一支140人的中國維和警察輪換隊伍趕赴利比裡亞。
赴海外的維和警察,常要面對疾病的威脅。高峰曾兩赴非洲維和,第一次到了利比裡亞,第二次是在南蘇丹。在利比裡亞的14個月中,25人的警隊中一半以上都得過瘧疾。同樣,在南蘇丹的一年中,14人的警隊中先后有8人患上瘧疾。
“在條件極差的任務區,瘧疾可能會要了人命。”高峰說,在南蘇丹中部城市波爾期間,他的一個隊友患上瘧疾,長期發燒不止,身體忽冷忽熱。他將隊友轉到南蘇丹首都拉姆塞爾,但那裡並沒有治療瘧疾需要的血液透析設備。
幸運的是,他的隊友身體好轉,“扛了下來”。
在非洲,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維和警察外出執勤通常需要頭戴貝雷帽,身穿長袖作訓服,褲腿還要扎進高幫靴子中。就連靴子的底部,還有一層用來防止扎傷的鋼板。“要防止一切蚊虫叮咬的可能。”吳強說。
“工資按國內發,據表現授予獎項”
維和警察的待遇如何?高峰對新京報記者透露,維和警察的待遇沒什麼變化,工資還是按照國內的發,“因為我們在任務區需要自行解決吃住問題,聯合國會發放一些生活補貼,補貼額度根據維和任務區的情況來確定。”
閑暇之余,隊員們最思念的就是家人。從我國到利比裡亞,飛機行程超過30個小時,回家探親距離遙遠。
“聯合國的假期是連續上5天班,然后會有1天的假期。我們通常會攢假期,然后回國探親。”高峰說,“回國前要向聯合國請假,經過一定的手續就好。”
高峰對新京報記者透露,完成維和任務后,聯合國會授予和平勛章,公安部也會授予維和警察勛章。主管部門會根據在維和任務區的表現,授予相應級別的獎項。“會有一些人得到提拔,但主要是根據維和警察自身的能力來進行的。一些維和警察回國后會調整到涉外警務方面的工作崗位,比如國際追逃、國際執法、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崗位。”
“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還要去做維和警察。”高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