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人民網強國論壇舉辦環保公益大賽,上百支大學生團隊參與活動

假期公益 錘煉青春(公益2014·參與匯聚能量)

2014年09月04日07: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假期公益 錘煉青春(公益2014·參與匯聚能量)

  蘇州大學學生赴甘肅民勤調研植物林防護基地。

  人民網強國論壇提供

  “雲端草甸生態行”隊員正在向目的地進發。

  人民網強國論壇提供

  這個暑期,有這樣一群大學生,他們頂著高溫、冒著酷暑,奔波在環保公益活動的路上。他們或攀爬1900米高峰考察植被,或騎行千裡倡導綠色出行,或走街串巷呼吁環保……這是人民網強國論壇社區舉辦的第三屆“綠色新生力”全國大學生環保公益項目大賽中的一個個場景。是什麼讓他們利用暑期執著公益?他們對於環保和公益又有著怎樣的願景?記者跟隨他們年輕的腳步,傾聽到了他們澎湃的心聲。

  在艱難跋涉中尋找收獲

  本報記者 林治波 銀 燕

  一間大教室裡擺著24張防潮墊子,黑板上寫著一份時間表:6點起床﹔8點到12點工作,13點30分至18點工作﹔ 19點至23點45分工作會議及游戲,這是一張准軍事化的作息表。這張作息表記錄著第七屆綠色營(綠隊)的志願者為期半個月的志願服務生活。

  8月初,在甘肅中牧山丹馬場總場附近的大馬營鄉小學,記者見到了綠隊的志願者們。志願者被分為四組:調研組、宣傳組、環境教育組和自然體驗組。每天工作結束后,這24個孩子就在一間教室裡面和衣而眠。

  山坡道的跋涉

  大馬營鄉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距張掖市山丹縣城52公裡。軍馬場劃歸給企業之后,馬場不再養大量的馬,草場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早晨8點,記者跟著調研組入村調研。山路上遍布著荊棘類植物,老是扎在褲子上,太陽毒辣辣地懸在頭上,走一會兒人就沒勁了。

  來自浙江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的章禾嘉敲開一戶人家的門遞上調研問卷。“小的時候耕地少,都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現在耕地多了,草場少了,不過這幾年國家對種地和草原補獎政策都有補助。”“退耕還林的效果怎麼樣?”“退耕還林能換成天然草場是非常不容易的,是非常緩慢的過程。”主人告訴隊員們。

  幾戶訪談下來,章禾嘉和伙伴們回到營地已經是黃昏了。

  在溝通中解答疑惑

  調研組發現,草場出現了產草量下降、有害毒草蔓延等現象。總的看,草原補獎政策落實的力度是好的,今年是第三年,但在植被恢復方面還看不出特別明顯的效果。

  “工業生產管理部的工作人員趙銳告訴我們,草場退化的現象確實存在,主要是全球變暖的大環境導致祁連山積雪融化,水源變少了。”隊員孫璽說,趙銳還提到用科學方法放牧,用圍欄化管理,冬春草場和夏秋草場分開,實行輪牧,這樣是給植物一個生長的時間和空間。

  調研也讓隊員們產生了新的想法。“這次我們發現一個新問題,軍馬場劃歸到中牧集團后,他們將土地分給職工們開墾,每個職工大概會有50畝,職工用種地的收入負擔自己的‘四金’。為了生活,他們得去種地,種地對草場是有影響的。”

  隊員周?德說,他們發現,經濟開發和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解決在於尋求一個平衡點,不開發等於沒飯吃,回去之后會寫成報告再研究。

  山丹馬場自然保護站天然林保護辦公室主任張茂軍說,祁連山對於涵養水源很重要——祁連山涵養著甘肅省河西走廊五地市的水源。遏制草場退化,加強環境保護刻不容緩。

  尋找青春的收獲

  記者了解到,綠色營的計劃表很詳盡,大到財政預算和會議討論機制,小到做飯和洗衣服都有專門詳盡的規定。

  在食堂,記者看到兩個人在准備24個人的飯菜:標配一飯一菜:土豆絲配蒸饅頭。“財政預算的考慮是偏緊的,提倡少花錢,吃苦。”周?德說,山丹軍馬場交通不便,從總場下分場,志願者都會搭順風車,減少開支。

  “一開始做過心理准備,但還是沒想到條件這樣艱苦。身體不太適應這邊的天氣,不過還好,我可以克服。”章禾嘉說。

  來自全國11所高校的志願者分別來自11個環保社團,他們也介紹了自己的經驗。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郭勇是本校“綠源”環保協會的負責人:“我想把這裡學到的東西帶到我學校的環保社團中間去。這是一種可以借鑒的方式。”

  “我們的調研發現了之前沒有預計到的問題,環境保護還有很多現實問題需要解決。但我認為,雖然不一定能改變現實,可我們還是希望為當地環境的改善做些努力,讓大家去關注山丹馬場,關注環境保護。”周?德說。

  對話環保團隊隊員

  在高山草甸上揮洒青春

  本報記者 魏本貌

  這是一支由來自江西師范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11個環保社團的23位成員組建起的“北緯30度·雲端草甸生態行”團隊。

  隊員們爬上海拔1900多米的江西萍鄉武功山,對高山草甸植被進行調研,在武功山腳下麻田鎮,傳承環保理念、播撒綠色希望。請聽聽隊員們的心聲(隊員們均以自然名相稱)。

  記者:攀爬海拔1900多米的武功山金頂,有困難嗎?

  冰山:爬山的艱辛超過我的想象,雖然我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備,但從來也沒有想到我會成為唯一一個拖后腿的。當我雙眼一黑,兩腿一軟癱倒在地上時,聽到整個隊伍都在喊“冰山加油”,心裡頓時有一股暖流沖過,感覺那就是力量,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是一個團隊一起在戰斗,即使困難再大也要對自己說“我可以”。

  橙子:聽見從隊首到隊尾都在喊“冰山老師加油!”累得不行還在堅持唱“這一年,我正年輕……”“白的雲,藍的天,風雨過后會出現……”我們“不拋棄,不放棄”,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

  記者:請問在武功山金頂草甸調研是如何開展的?

  土豆:實地調研這一天,調研組、環教組、綠地圖組、公宣組的組員重新分成四組,每組由調研組成員帶隊,組員由綠地圖組成員和其他組成員共同組成,綠地圖組成員負責描繪周圍的地理環境以及草甸破壞情況,其他成員負責調研,他們以100厘米×100厘米的樣方為基點,主要包括估算物種豐富度,用針刺法測算植物蓋度,測量株高,以及採集不同樣方的土壤。

  記者:請問在麻田是如何開展環保宣傳教育的?在活動進行中遇到過什麼困難?

  土豆:調研結束后,調研組走訪武功山管委會並且進村入戶訪談,還整理山上做的調查問卷﹔環教組進行多姿多彩的環教工作﹔綠地圖組要完成關於武功山高山草甸破壞情況的綠地圖﹔公宣組在制作公共宣傳海報的同時,還要幫助環教組進行環教。

  橙子:7月30日是環保教育的最后一天,也是我們在麻田的最后一天。孩子們早早的就來到麻田中學,而我們也在做最后的准備。我們一共准備了12個節目,主要為唱歌和舞蹈。匯演結束之后,我們帶著小朋友撿拾校園裡的垃圾,然后合影留念,很多小孩子都哭了。

  湯湯:7月31日晚在萍鄉市人民公園,一幫稚嫩的年輕人,帶著他們的滿腔熱情,追著公園裡散步或快走的人們講解。在我講解的幾個路人中,全部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我都覺得不被理解很難過。天漸漸黑了,海報看不清了,簽名也看不清了,但大家打手電的打手電,照手機的照手機,努力熱情到最后……

  海帶:綠色營最苦的是什麼時候?答案會是,看見一張張漠然的臉的時候。我們能做的確實很有限,但是我們在行動,為環保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從而影響更多的人來進行關注。

  鏈接

  2014年暑假,人民網強國社區舉辦“綠色新生力”全國大學生環保公益項目大賽,300支團隊5000多名在校大學生響應號召,奔赴全國各地,開展環境調研、知識宣講、鍛煉體驗等公益活動。

  他們將項目過程和收獲通過大學生論壇實時直播,獲得網友逾600萬次點“贊”。

  短評

  公益 簡單的快樂

  每個人400塊錢的營費,24名“90后”出發了。8月初的山丹馬場夜裡那樣陰冷,他們就在薄薄的防潮墊上和衣而眠。午飯隻有一個大花卷,蹲在地上就著白水幾口吃完,繼續趕那似乎望不到邊兒的山路。

  這種生活,也有著簡單的快樂:不管他們走在哪裡,隻要是孩子們看見了,就會跑過來跟他們打招呼,叫他們“老師”,幾個調皮的男孩子還跟著他們一直走很遠。

  短短15天,這個臨時的小家裡,志願者們一起分享,一起分擔,一起面對問題﹔學會溝通、學會理解、學會照顧別人。

  像這樣的“綠色新生力”大學生環保公益團隊還有近300支。他們走出校園,走進社區、農村和企業,用所學知識和實際行動為公益環保做出力所能及的工作,匯聚成投身環保的新生力量。假期寶貴,讀書、考証、實習,抑或是放鬆休閑,其實公益也是一個選項。從茫茫大漠到熱帶雨林,個中甘苦冷暖,可謂是點滴在心頭。

  每個人都有青春的年月,那些最有活力的歲月,你選擇怎樣度過?

  版式設計:蔡華偉

(責編:耿聰、王吉全)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