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重慶5月11日電 (記者王建新)“現在買菜的、賣菜的,都再不用每天穿膠鞋或筒靴了。”重慶渝北區雙鳳橋街道空港農貿市場攤主龔安珍指指腳上的布鞋說,“以前這兒臟亂差,污水遍地,腳都踩不下去。”
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居民們對農貿市場環境意見很大。“我們感覺臉上火辣辣的。”雙鳳橋街道黨工委書記廖和平說,今年3月,街道對市場牆面、地磚、排水、攤位及公廁等進行了全方位“整容”。渝北區推而廣之,對21個菜市場全面整治。
真聽意見、聽真意見,關鍵是到群眾中去。重慶將問卷調查、開座談會等與直接聽取群眾意見結合起來,組織黨員干部結合蹲點調研、結對幫扶等工作,面對面聽取百姓意見。各區縣通過直接聽取群眾意見方式收集意見23.8萬條,其中反映“四風”問題的4萬多條。
抓住牛鼻子,重點在於整治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經過認真調研,重慶集中梳理出拖欠群眾錢款、疑難復雜信訪問題、違法建設、執法監管部門“三亂”等10個突出問題,開展“十個專項整治”。目前共查處違紀違法問題97件次,全市組成241個暗訪組,深入農家樂、私人會所等隱蔽場所深挖細查,嚴肅查處頂風違紀大吃大喝、大操大辦、公車私用的黨員干部432名。
重慶下大力氣給基層減負,全市村(社區)普遍減負40%以上,同時建成38個區縣行政服務中心、849個鄉鎮(街道)公共服務中心、7335個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初步構建起上下聯系、聯通、聯動的服務群眾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