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0日 17:56:27來源: 新華網
四種語法重塑航海文化
現代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傳統文化基礎上,亟需融合現代文化元素,賦予航海文化更多的時代意義,僅用傳統航海文化引領今天的海洋發展,顯然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當前航海文化的關注點更傾向於緬懷歷史,著眼於未來的創新力不夠﹔更傾向於對鄭和精神等傳統文化的解讀,航海文化的衍生力發揮不夠。我們已進入一個新的航海文化時代,要謀求在傳承下的突破,使中國航海文化與時俱進,為世界人民理解、接受和認同,真正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動力和支柱。“古典、青春、科學、流通”四大語法有助於重塑新時期的中國航海文化。
傳承古典語法。從“司南”與“羅盤”的發明和應用,再到海上絲綢之路,彰顯了中華民族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執著和勇氣。以鄭和精神為代表的中國傳統航海文化,是歷代先人在不斷的航海實踐中,在用生命與風浪拼搏中逐步積累而成的,以海洋為文明交流的橋梁,以航海為文明交流的載體,展開海陸之間、陸島之間的文化交往,中國古代文明因而傳播到世界各地。其中有很多直擊人性本源,符合航海實際,經得起時間沖刷,並已為大家所認同、接受、傳承。這部分先進元素需要在梳理的基礎上,繼續保留並發揚光大,並將其專一獨有的高貴、寬泛與仰望的關系建立起航海文化的古典坐標,成為文化核心精神領域的高雅聖地。
注入青春語法。海洋發展的日新月異,映襯出傳統航海文化的衰老感。現代航海,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效應、社會效應,是傳統文化無法詮釋的。航海文化的現代意義,需要用時代的理念來更新,用時代的語言來表述,特別要充分運用網絡平台和語言,構建新媒體時代的航海文化構架,讓更多人接受、宣傳和融入航海文化。
尊崇科學語法。海洋發展如火如荼,容易造成急功冒進,也給海洋生態安全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必須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如果海洋經濟發展起來了,但沿海生態環境破壞了,海洋污染程度加劇了,這樣的開發無疑是失敗的。要正確引領海洋發展,就要建立科學語法,引導人類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理念,做到規劃用海、集約用海、生態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
倡導流通語法。航海文化不能局限於航海參與人的文化。從孤芳自賞,到香飄滿園,航海文化要跳出來,走出去,走向社會、走進民間。“走進民間”表達語法就是要少一些曲高和寡、多一些與民同樂﹔少一些陽春白雪、多一些下裡巴人﹔少一些嘩眾取寵,多一些腳踏實地,用雅俗共賞,貼近社會生活的語言,來傳播當代航海文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