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祠內的哼哈二將塑像由泥塑改為現在的玻璃鋼空心塑像。劉賢攝
中新網重慶2月6日電題:鬼城亂象——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豐都名山嚴重毀壞文物古跡和違規調查
“豐都名山在1982年被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7年重慶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重慶旅投”)進入名山后大修大改,把整個名山上的名勝古跡拆了。我們職工守著不讓拆,他們(重慶旅投)就在深夜偷偷把殿宇拆了。”豐都縣風景名勝管理局職工仁青(化名)帶著記者探訪豐都名山,指著一座座顏色新得似乎能聞到漆味的殿宇如是說。
2012年11月底,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官方網站上通報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執法檢查結果,包括長江三峽風景名勝區(重慶豐都名山景區)在內的全國5處風景名勝區抽查不達標。
住建部還在通報中點出豐都名山景區存在的問題:違規將經營權、管理權和門票收取權整體轉讓給企業行使﹔管理機構無法實施統一有效管理﹔建設電動扶梯不依法履行報批核准程序,收到整改通知后拒不改正﹔毀壞文物古跡,情節嚴重。
據了解,豐都名山是國務院批准的中國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共44個)之一,歷來是長江三峽游的必到之處。據史料記載,名山早在西晉(公元265年—316年)時就建有殿宇。山上有天子殿、二仙樓、望鄉台、玉皇殿、奈何橋、廖陽殿等古建筑群掩映於蔥蘢綠樹之間、矗立在長石古道之上。各殿內塑像眾多,鮮活展現傳說中的哼哈二將、目連報恩、十八羅漢等神佛形象,素以“鬼國地府”著稱中外。山上還有古碑、古洞、古物、古畫、石刻等留存,頗具宗教歷史和建筑雕刻藝術研究價值。
三峽成庫直至175蓄水,豐都縣城被整體搬遷,但名山因地處高勢、在蓄水線之上並未受到分毫影響。在中國各地區都大力發展旅游業,挖掘保護當地文化古跡資源的時候,名聲赫赫、重要性亦不言而喻的名山為何在住建部的抽查中被爆出種種問題?千年名山的古跡毀壞有多嚴重?重慶市屬旅游大型投融資集團的重慶旅投進入名山后,是否如名山景區管理部門的職工所指的一樣行事?中新網記者帶著種種疑問探訪了被譽為中國《神曲》之鄉的豐都名山、並採訪了相關部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