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浙江萧山冤案:现在司法不独立致追责难【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专家评浙江萧山冤案:现在司法不独立致追责难【2】

2013年07月04日09:46    来源:CCTV    手机看新闻

  解说:

  经过六个月的立案复查,昨天浙江高原决定撤销原审判决,认定五名当事人在1995年的两起抢劫杀人罪不成立,其中王建平、朱又平两人被宣告无罪,而其余三人因为在1995年曾分别由盗窃及抢劫行为,在昨天被判以一年至三年的有期徒刑。

  钟国林:

  给我留下印象的就是审判长在最后宣判朱又平、王建平无罪的时候,他明显提高了声调,声音更大,声调更高。审判长可能是用这样一个声调来告诉大家,本案宣告两人抢劫无罪了,不成立了。

  解说:

  一审死刑,二审死缓,在度过了17年监狱生活后,昨天,五名当事人终于等到了再审宣判,而审判长对当事人当庭作出的道歉则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

  钟国林:

  宣判结束之后,本案的审判长走下台阶跟五个被告人一一握手,向他们表示道歉。说这个案子他们以前办错了,并且表示以后一定会和政府一道安排好他们以后的生活。

  (电话采访)

  本案当事人 田伟冬:

  我想表达的是历史不能重演,对我们的青春也不能恢复。我想对于赔偿问题,我们肯定会通过律师或者通过一个适当途径,通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手段来把它解决。

  (电话采访)

  《新京报》记者 刘刚:

  王建平是第一次带他母亲到高院旁听,就是让母亲知道自己是清白的。出来的时候,他特别请我给他和他母亲合影,他把无罪判决书放在他们胸前,他搂着他母亲,这也是他们这十多年来第一次这样子合影。

  (电话采访)

  本案当事人 王建平:

  拿判决书是我母亲陪着我一起去的,我母亲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从一开始到现在,她始终相信她儿子是冤枉的。拿到判决书她很高兴,但是想到以前,以前的种种,她哭了。她一直在帮我申述,有阻力,有压力,精神上的折磨,她头发全白了,真的,她受的苦其实比我还多。

  解说:

  1996年9月28日,五名当事人被批捕。当时田孝平19岁,王建平20岁,朱又平21岁,陈建阳21岁,田伟冬22岁,今天他们中最小的已经36岁,最大的已经39岁。接下来除了申请国家赔偿,生活还需要他们坚强面对。

  董倩:

  我们通过简单的梳理来看一下这五名当事人的命运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我们看到,在1997年的时候是在杭州中院一审判决,这五个人里面有三个人是死刑,一个死缓,一个无期徒刑。你看,都是70年代出生的。那么到了几个月之后,到1997年的12月,到浙江高院的时候,二审判决是有四个人被改判为死缓两年,一个人被判为无期徒刑。应该说改判把这几个年轻人从生死关头拉回来,让他们有了生的机会。

  在昨天这样一个庭审上,人们不仅关注这五名当时的年轻人,现在已经可以说步入中年,不仅关注他们重获清白这样一个现状,更关注在昨天一个道歉。我们来看一下,这是萧山案在审案的审判长,浙江高原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何鑑伟说的,他说“虽然我们撤销了原来的判决,但这17年让你们的身心受到了极大伤害。我们作为法院有责任,我们没有履行好审判职责。……你们的案子公检法都有责任。虽然不幸中的万幸,浙江高院在二审的时候做了改判。但最后的刑罚还是我们做出的,我们有责任,我代表齐院长、代表高院向你们道歉。”那么从这样的一番话里面,我们看到了是非常真诚的一个表白。而且我们看到,这个错误是浙江高院主动,他们是在主动的道歉,主动的在承认错误,看到的是一种诚意。

  我们还关注的,除了审判长之外,杭州市公安局纪委书记也代表了杭州市公安局向陈建阳等五名当事人道歉。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关注了,这究竟是一起什么样的错案?到底是什么让这样的案子在审理的过程中一再的将错?

  标签:董倩萧山王建平钟国林田文昌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