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流于形式,学校性教育不能再“只说不做”了
当然,性教育目前所遇到的瓶颈和困难,与我国学校性教育工作起步晚有关,也在很大程度上囿于相对保守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但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王曦影说,更致命的是,缺乏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制度性保障让学校性教育步履维艰。
“如果公众认为这么多的性侵少女案与性教育的缺失有关,那么首先应该问责的就是教育部门。”王曦影认为,在应试的大背景下,有课时的体育、音乐和美术课都被文化课挤占了,连课时都没有的性教育课在学校里就更没有“立足之地”了。而目前,教育部门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保障学校性教育的开展。
事实上,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开展性健康教育。《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也有“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但据王曦影的观察,在大多数地方,这些法律和政策都流于了形式。甚至在一些地区,性教育从未真正落实过。
接受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得不到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太“宏观”,没有提供具体的执行方法和渠道,更没有监督和考核机制。刘文利说:“性教育的课时、教材、教师、专业培训,这些方面不落实,性教育进课堂就没法儿谈。”
不过,今年刘文利的团队在开展性教育实验的流动儿童小学有了第一批完整接受6年性教育的毕业生。6月20日,刘文利和学校一起为这批孩子举办了毕业典礼,发了性健康教育课程结业证书,“他们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希望我们的教育对他们是有用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