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性教育队伍仍是支杂牌军【3】--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中小学性教育队伍仍是支杂牌军【3】

2013年06月25日10: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性教育不等于性知识教育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即便是一个名性教育教师也很难给出一份完全科学的教学内容,何况是一些“不专业”的教师。这也是专家和一线教师们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教什么。

  在于晓敏的性教育课堂上,有一个女孩儿让她印象深刻。

  当女孩儿第二次找到于晓敏时,已经是她半年内的第二次怀孕了。“我刚给你们上过性教育课,上次怀孕你不是跟我说,要采取保护措施吗?”这位来自北京海淀商务职业学校的校医兼心理老师对女孩儿的执迷不悟感到惊讶。

  “因为他喜欢,只有这种方式我才能留住他。”女孩儿说。

  这样的教学窘境听起来让人无可奈何,似乎怎么教,你的教学对象都对你爱搭不理的。然而,在王曦影看来,这恰恰折射出目前性教育课程内容上的不完善。

  “怀孕避孕是安全知识,为什么即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怀孕的少女还是这么多?”王曦影认为,还是观念层面的东西在作祟。曾经有个男同学告诉王曦影,他知道怎么避孕,但就是不采取安全措施,因为感觉“不舒服”。

  王曦影告诉记者,目前整个社会对性教育的理解都还停留在狭隘的生理知识、防艾滋病、防性侵等层面,一线教师由于知识结构不完整等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局限性。

  在萨支红和王曦影开发的性教育课程体系中,性教育被划分为五个部分: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社会性别、性观念及性多元化、亲密关系中的沟通决策技巧、性相关行为。其中,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是传统性教育所忽视的,这是一种对于社会性别的观念和态度,它区别于自然性别,即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异,指的是社会化的性别角色和印象,例如人们常说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孩儿阳刚女孩儿温柔”。

  别小看了这个社会性别规范的力量,在萨支红看来,故事里的男生感觉“不舒服”和女生通过不采取安全措施来“留住”男友,就是潜意识里受到传统的“男强女弱”和“男生要主动女生要被动”的性别规范的影响所致。

  性教育绝不仅仅指向 “防艾”、“防性侵”和“生理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0年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也证实了这一点。《纲要》将性教育的全部主题归纳为六个关键概念——关系;价值观、态度和技能;文化、社会和人权;人体发育;性行为;性和生殖健康。

  刘文利也谈到了性教育课程推广中的艰难。她的团队把性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来建设,但遗憾的是,很多校长都不支持在自己的学校开设性教育课程,他们的理由很“充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相关指示。

分享到:
(责编:段欣毅)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