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演講中提到,這些英國文藝作品曾影響中國--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學習有方】

習近平演講中提到,這些英國文藝作品曾影響中國

潘婧瑤

2015年10月22日13:59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編者按】今年是歷史上首個中英文化交流年。當地時間2015年10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倫敦金融城市長晚宴上發表題為《共倡開放包容 共促和平發展》的演講。習近平強調,當今世界,開放包容、多元互鑒是主基調。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到了大量英國傳統文學和當代英國文藝作品,並評價這些作品“讓中國人感受到魅力”、“受到中國觀眾喜愛”。他指出,這一切,印証了中英友好已深入人心,兩國關系長遠發展有著堅實的民意和社會基礎。

    人民網記者盤點了這些曾在中國產生深遠影響力的英國文藝作品。

 

    1. 莎士比亞戲劇

    習近平說:“莎士比亞、華茲華斯、簡·奧斯汀、狄更斯等人的作品讓中國人感受到英國傳統文學的魅力。”之后他又回憶了自己年輕時在陝北當農民的7年青春時光裡所讀到的莎翁作品:“我想方設法尋找莎士比亞的作品,讀了《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等劇本。”

    1902年,維新領袖梁啟超第一個把Shakespeare譯成今天通用的莎士比亞,並極力推崇這位英國作家。之后,近代翻譯家林紓用文言文翻譯的莎翁作品在近代知識分子中成為流行。中國現代戲劇的主要奠基人曹禺、田漢、郭沫若、老舍等都深受莎士比亞劇作的影響。他們的很多作品都帶有莎士比亞式浪漫詩劇的色彩。曹禺曾說:“我年輕時就非常喜歡莎氏的作品,越讀興趣越濃,越看越想去鑽。他的作品是如此之引人入勝,不但深刻,有哲理性,而且又是那樣地富有感染力。”中國詩人像聞一多、朱湘等人也曾嘗試過模仿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創作。

    改革開放后,莎翁作品再次風靡全中國。據統計,僅從1978至1988年這10年間,莎士比亞戲劇印行總數就達到約160萬冊。“生存還是毀滅”等莎翁名句在當今中國膾炙人口。

(責編:潘婧瑤、盛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