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年,深圳再上人民日報頭條反映了什麼?--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記者觀察

時隔5年,深圳再上人民日報頭條反映了什麼?

盛卉 潘婧瑤 張雪禾(實習)

2015年06月19日18:14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字號

2015年6月8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深圳邁向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深圳,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改革賦予了這座城市獨特的靈魂和氣質。三十多年彈指一揮間,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腳步,深圳由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世人見証了無數“深圳故事”、“深圳速度”、“深圳奇跡”……

30多年來,作為改革開放的旗幟和風向標,深圳的發展變化歷來受到各界關注。

十八大后,習近平首次離京視察,第一站就來到廣東、深圳,明確提出了“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目標要求,進一步宣示黨中央堅持改革開放、繼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決心,對深圳經濟特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更重大的責任,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近日(6月8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的位置刊登《深圳邁向國際化創新型城市》一文,介紹了深圳以創新引領轉型升級所取得的成績。同日,《人民日報》第六版以大半個版面報道了以華為、華大、華強、華僑城、光啟這“四華一啟”為代表的深圳企業如何創新發展的故事。

據記者調查,這是深圳時隔五年再次登上中共中央機關報頭版頭條。2010年8月24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三十周年前夕,人民日報以《開路先鋒再出發》為題報道了深圳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巨變。當時文章這樣描述深圳:“深圳是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是對外開放的‘窗口’,更是全國改革開放的‘精神動力’。”在展望深圳的未來應該“再干什麼”時,文章說,深圳應努力“走出一條新路”,當好科學發展排頭兵。

五年后的深圳,已經“走出一條新路”。從五年前的“開路先鋒”到如今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從報道主題的變化可以窺見這座改革之城五年的蛻變。以技術創新為要素的創新型經濟,在深圳經濟發展中的“主引擎”作用愈發突出。

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所長黃衛平教授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指出,人民日報在頭條位置報道深圳的創新成就,正是肯定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先鋒,在創新發展方面表現出了它探索和領先的城市定位。

(責編:潘婧瑤、盛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