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19日18:14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字號
肯定創新“新引擎”作用:
推動“雙創”精神在地方落實
五年前,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開路先鋒再出發》中提到,外媒曾擔心“深圳的成功=廉價土地+積極、順從的工人+寬鬆的環境標准,但這樣的發展可能因自己的增長而窒息”。當時這篇文章便用“創新是動力”來回答這種擔憂。深圳市長許勤對《人民日報》記者說:“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敢闖的本質是勇於創新。創新正是特區的靈魂和生命。”
五年后,《人民日報》在第六版文章的開頭這樣評價:“改革是深圳的根,創新是深圳的魂。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根、丟了魂,淪為一座平庸的城市。”
2015年1月4日,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李克強總理來到深圳柴火創客空間。他說:“創客充分展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這種活力和創造,將會成為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不熄引擎。”在總理考察深圳的行程中,“創新”成為貫穿始終的主題。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在深圳已掀起一波熱潮。自2013年3月深圳市率先啟動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以來,新增商事主體80.2萬戶,增長57%,累計達174.3萬戶,成為全國千人擁有商事主體最多的城市。深圳積極順應互聯網時代“草根創新”、“全民創新”的新趨勢,舉辦了中美青年創客大賽、創客市集等系列活動,2014年確定每年6月在深圳舉辦“國際創客周”,為全球創客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經過35年的改革發展,深圳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但我們將永不自滿。”6月3日閉幕的深圳兩會,提出了未來5年的城市發展新目標,剛剛履新不久的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表示,要勇當“四個全面”的排頭兵,不斷強化這座城市的創新基因、創新優勢,把深圳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我國目前面臨經濟形勢下行趨勢,中央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在不太有利的客觀環境下一種積極主動的應對姿態。”國家行政學院許耀桐教授說,“深圳的創新姿態很好地呼應了中央的‘雙創’號召,將‘雙創’精神具體地在地方落實到了實處,發揮了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排頭兵的作用。”
“黨報在頭條突出報道深圳創新表明,為‘保增長’而無限制投入要素的增長模式已被摒棄,中央將創新推動發展變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主旋律。”深圳市政府原副秘書長、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南嶺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今年6月以來,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的地方故事,除深圳外,還包括貴陽大數據創業、合肥經濟結構調整、福建山海產業合作、重慶兩江新區生態經濟、綿陽科技城等,主要都是圍繞改革創新推動產業升級。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地方活動,其價值主要在於報道地方在落實國家大政方針中的亮點舉措和有益經驗,以供其它地方學習、借鑒。”中國傳媒大學黨報黨刊研究中心研究員詹新惠認為,頭版頭條報道深圳的創新經驗,既是目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政策的體現,也是肯定了深圳的創新經驗有可供汲取和推廣的價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