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天津等八城將實施汽車限購 專家稱不治本【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網傳天津等八城將實施汽車限購 專家稱不治本【2】

2013年07月16日06:11    來源:中國廣播網    手機看新聞

  天津

  比起這些做出了明確回應的城市,調查當中記者注意到,青島、天津基本是未置可否或者不做回應:

  針對中汽協稱天津可能採取機動車限牌限購的消息,記者專門致電相關部門,但截至發稿時仍沒有收到正式回復。不過據知情人透露,目前還沒有接著類似政策即將實施的消息。去年天津新增機動車輛27.38萬輛,其中至少70%為私家車,截至到今年1月份數據,天津共有車輛為2394475輛,這一數字遠遠低於北京和上海,供需矛盾並不突出,很多市民表示目前天津的道路通行狀況仍處於可接受的范圍內。

  據了解即將實施限購的說法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流傳開來,由於有關部門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為以防萬一,確實有部分市民提前購買了私家車,更有少數市民通過各種手段申領了超車自己需求的汽車牌照,以被不時之需。但根據交管部門統計,近兩年,機動車牌申請數量一直處於較為平穩的狀態,幾乎沒有出現爆炸性增長,百姓正常生活也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市民坦言購買大量的牌照沒有必要。

  市民:家庭夠用就行了,沒有必要那樣囤積。

  針對可能實施機動車限牌限購政策,市民的觀點不盡相同。但很多市民表示,限牌限購並不是治理道路擁堵唯一出路。

  市民:我個人的觀點是完全不同意,對於買不買政府不要過多的干預。買不買是一種市場行為,管的越多,后果就會越亂。

  青島

  據青島市車管所統計,截至6月底,青島機動車保有量約為184.5萬輛,其中私家車約為114.8萬輛,記者隨即採訪了一些車主,提起道路交通狀況,開口就是一個堵字,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

  市民:青島市現在已經很堵了,上班的時候到單位都要將近一個多小時。

  市民:堵,非常厲害,因為亂停車。

  市民:8點以后太堵了。

  近日,中汽協稱,青島可能成為汽車限購的城市,這樣的言論就像馬蜂窩一樣,青島相關職能部門都不敢觸碰,更不願回應,青島交通委一位負責人認為,汽車限購不在其職責范圍之內。

  青島交通委負責人:汽車限購這事不歸交通委管。

  深圳

  在中汽協發布消息后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7月11日下午5時20分在其官方微博直接回應表示,按照2012年市政府發布的《深圳市城市交通白皮書》,深圳目前沒有限購計劃。而為了讓回應更加有說服力,在第一條回應微博發出后幾分鐘,市交委還澄清未接到有記者關於限購的採訪或咨詢,“不排除限購可能”的說法報道不實。而且這種傳聞也不是第一次被傳出,去年9月份就有傳聞說深圳限購,最終警方介入調查,是有人在造謠,傳謠者是四名汽車銷售公司的工作人員。四人最終被刑事拘留。

  成都

  成都新一輪區尾號限行從7月1日開始,政府明確回應了限購的傳言,在兩年之內,成都不會推出限購令。截止到去年年底,成都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300多萬輛,僅次於北京,排在全國第二位,交通壓力極大,在這個情況下,成都一方面加大力度建設,另一方面採取了區域尾號限行的措施。從去年開始到今年7月1日,成都市實施區域尾號限行已經一年。同時成都市政府還推出了很多的優惠舉措。比如公共交通優惠,早上5至7時刷卡乘坐市中心公交車一律免費,還開通了近20多條社區公交,隻要刷卡全天候24小時免費換車等。現在成都已經開通了兩條地鐵線路,還有數條地鐵線路在建設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以及道路基礎設施,是目前成都緩堵的重要方法。

  重慶

  重慶市發改委人士昨天表示,重慶不會實行限購令,因為當前重慶的經濟發展需要汽車消費拉動,而且與北京上海廣州相比,重慶的汽車保有量還有較大的增加空間,同時重慶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未來城市范圍還會拓展的更廣,能夠容納汽車數量的增長。

  專家觀點

  中汽協表示反對8大城市可能跟進限購,這裡面當然有利益訴求,因為限購會帶來汽車銷售量的下降,但是,他們也很明確的指出限購對治堵,效果並不好,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

  師建華:限購政策可以控制保有量的快速增長,但是對路上行使車輛的總量的控制起不到更多的作用,同時也不能改變出行習慣,改變不了目前國內城市車輛使用效率低下等問題。這僅是地方政府懶政思維的體現。我們認為借鑒發達國家多採用經濟手段治理交通擁堵的經驗,並對限行措施進行優化。提高公共交通出行便利性,增加電動公交車數量,完善道路網絡,推進智能交通建設。

  到底怎麼治堵才管用?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教授陳艷艷認為:

  陳艷艷:限購對於抑制機動車快速增長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擁有小汽車和使用小汽車兩個環節都應該抓,同時進行控制,就能夠起到比較好的作用。括國際上也有採取限購措施的國家,新加坡對於小汽車的擁有就始終保持著比較嚴格的車牌拍賣制度。有不有和用不用得循序漸進同時搭配組合使用。

  從公共政策制定和執行的角度,這汽車限購到底能不能限,又應該怎麼限?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教授楊偉東認為:

  楊偉東:這恰恰是拷問這個決策者,這種方法是不是最好。因為限購會涉及到各方利益,決策過程中是需要經過充分論証的。這樣的決策過程本身就應當公開,決策的過程比決策的結果更重要,為什麼決策者會得出這個結論,理由是什麼?是不是充分聽取了各方意見?我覺得這個更重要。需要拷問決策的時候,得說出限購結論的理由何在?是否分析了各種替代的方法,過程當中是否充分的征詢了相關利益方的意見?隻有把實質的理由和決策過程本身結合起來,才能夠得出能不能限,怎麼限答案。

(來源:中國廣播網)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