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風”的歷史由來【3】--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時事觀察

中央劍指“四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

“四風”的歷史由來【3】

■ 新京報記者 邢世偉

2013年07月16日06:38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官僚主義 幾代領導人重視的問題

在辭海中,官僚主義是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做官當老爺的領導作風。延安整風時期,毛澤東形象地把官僚主義者比喻為泥塑的神像,說它是一聲不響……十分無用。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毛澤東覺得“泥塑的神像”比喻太籠統,專門寫了一篇《官僚主義的二十種表現》。列舉了強迫命令式的官僚主義,老爺式的官僚主義,做官混飯吃的官僚主義等等。

此后,黨中央提及官僚主義時,往往伴隨著形式主義。

1992年,鄧小平視察時談到,形式主義也是官僚主義,要騰出時間來多辦實事。隨后,黨中央下發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的文件。

“官僚主義引發形式主義,形式主義助長官僚主義,已經成為影響我們事業發展的一大禍害。”2001年十五屆六中全會,《決定》中的這段話,對全黨同志發出重要警示。

2007年,十七大開幕當天,胡錦濤向大會作報告時表示,少數黨員干部作風不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比較突出。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新民稱,當前官僚主義主要表現為三種:權力崇拜,權力濫用,權力尋租。

高新民介紹,劉少奇曾講過,官僚主義是反民主主義的,沒有民主精神就必然產生官僚主義。因為民主精神講究的是平等,官僚主義則是官本位、等級制。沒有平等的精神,沒有民主的作風,官僚主義就容易產生。

高新民認為,克服官僚主義,要靠黨內、群眾、輿論的監督。

【畫像】

鎮干部對村民見死不救

今年6月21日,安徽省霍邱縣孟集鎮中心店村村民郭仁寇,為討要家中4畝多地的糧食補貼,在鎮政府大院裡的農經站三樓墜樓身亡。郭仁寇墜樓后,在場的多名村鎮干部無人施救。事發前半個小時左右,該鎮剛剛開完密切聯系群眾的相關會議。

分享到:
(責編:楊鐵虎)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