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風”的歷史由來【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時事觀察

中央劍指“四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

“四風”的歷史由來【2】

■ 新京報記者 邢世偉

2013年07月16日06:38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四風”的歷史與現實內涵】

形式主義 中國革命道路曾受其害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毛澤東在開創中國革命道路過程中,曾多次受到形式主義的干擾與危害,也是他最先批判了形式主義。《毛澤東軍事文集》中收入了1929年6月14日《給林彪的信》一文。文中批判了“遠方”到來的“形式主義理論”。

在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郭建寧看來,當前形式主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名利思想,二是懶惰作風。

前者以“政績工程”為代表,后者集中在以文件貫徹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等行為上。

【畫像】

不到灌溉時帶群眾澆地

本月初,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與基層干部群眾座談時,直言他遇到過的形式主義:不到灌溉時節,組織群眾澆地﹔找來談話的,不是真群眾。

分享到:
(責編:楊鐵虎)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