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人情債”怎麼還? 西方喜禮品東方重禮金--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國外“人情債”怎麼還? 西方喜禮品東方重禮金

2013年07月11日10:27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在世界很多國家,禮金或禮物怎麼給都是一門學問。

日本的婚禮習俗十分復雜。

  國外“人情債”怎麼還?

  日前,美國女子坦妮婭參加了一個朋友的婚禮,她和男友一同隨禮100美元,但沒過幾天這位朋友就通過社交網站發私信抱怨她的隨禮太少。

  由此可見,“紅色炸彈”並非中國獨有,婚禮和喜慶場合上的“人情債”在世界各國也差不太多,區別在於,西方人更願意收禮物,東方人的傳統則是收禮金,但在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各地的禮金禮物都有水漲船高的趨勢。

  (天樂)

  西方習俗

  美國:開禮物清單

  美國本地人結婚的傳統是收禮品。美國的新婚夫婦一般會到一家大型百貨公司開一個賬戶,裡面列好自己所需要的禮物的名單,或小家電或裝飾品等,並且標明價格。收到請柬的親朋好友會在婚禮的請柬當中得到這家百貨公司的名字和新婚夫婦的賬戶,然后前去察看,根據情況“認領”一件禮品埋單。身在美國洛杉磯的吳先生告訴記者說:“我也給一位比較相熟的美國朋友送過禮物,在禮物單上挑了一款100多美元的,送太便宜了不好意思。”

  “Baby shower”(迎嬰派對)是美國人給朋友送禮的另一個傳統場合,一般在嬰兒出生前一個月,父母會召集朋友聚會,接受大家的祝福和禮物,禮物一般是衣服、奶瓶和嬰兒床等嬰兒用品,如果提出收“現金”,會被視作“粗魯而不可接受”的事情。

  法國:禮輕情義重

  法國人送禮比較講究心意,隻要送上真誠的祝福,禮物的價格反而不重要。法國人的結婚禮物,大致分三種情況:第一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親屬關系的,會早早為新人選好禮物,比如鮮花、香水、首飾、花瓶、童車、玩具等等,禮盒上寫著祝福的話語,結婚那一天,親手送給新人﹔第二種則是禮物清單,新人將所需要禮物的種類分發給好友們,讓他們從上面挑選合適的禮物,當作結婚賀禮,貴重一點的有首飾、電器﹔中檔的有香水、鞋帽﹔簡單的有水壺、水杯和帽子鞋襪等﹔最后,如果因故未能前來參加婚禮,那這些朋友也可以在日后請新人吃飯,權當補送禮物。

  德國:禮金漸流行

  在喜慶場合上,德國的傳統也是送禮物,而且德國人認為,送出的禮物不僅代表祝福,還代表著送禮人的品位。於是,很多教人挑禮物的網站應運而生,打開德國的搜索引擎,輸入結婚禮物這個詞,可以看到一大堆為選擇結婚禮物而出的奇思妙想。

  由於挑選禮物實在太費神,東方送禮金的習俗開始逐漸為德國人所採納,並被稱為最實用的婚禮禮物。某德國網站上這樣描述禮金作為婚禮禮物的優勢:任何禮物都有可能成為累贅,而禮金雖然有些缺乏創意,但卻是最為實用甚至是最好的禮物。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