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今年都要晒“三公”(政策聚焦)【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國務院從9方面推進政府信息公開

各省今年都要晒“三公”(政策聚焦)【2】

明年實現重大事故調查報告全面公開

丁汀

2013年07月11日03: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論策

  “賬本”要讓老百姓看得懂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白景明

  對於各級政府“三公”經費公開,此次的安排和要求非常具體。這傳遞出一個信號:我國的預算公開正在由粗到細、由淺入深加速推進。包括“三公”經費在內的預算公開將作為一種制度,成為政府行政管理和財稅改革的重要推手。政府通過這樣一個制度設計,為公眾監督政府提供條件,借助公眾力量防止腐敗、抑制違規、促提效率,進一步推動經濟體制和政府管理體制改革走向深化。

  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進入第四年,“三公”經費公開也已有三個年頭,地方政府公開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從中央到地方推進預算公開的努力都表明,中國正在形成一個預算公開的良好氛圍。

  當然,建立完善的預算公開制度需要一個過程。盡管我國政府推進信息公開取得很大進步,但仍與公眾期待存在差距。這需要政府在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的同時,將政府“賬本”完全置於陽光之下,公開得越具體“賬本”才能越透明。公開的形式要更加通俗,公開的內容也要更加具體實在。不但要讓百姓看得懂“大賬”,還要看得清“細賬”,切實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本報記者 李麗輝採訪)

  重大環境決策應有公眾參與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 楊朝飛

  環境信息公開是保障公民環境權益的最基本條件。

  這幾年,圍繞PX項目、垃圾焚燒廠選址等問題,群體事件時有發生。究其原因,就是信息公開做得不夠。公眾需要知道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而由於信息不公開,公眾對項目、對政府決策的信任度下降,擔心這些決策會對其造成傷害。此次工作安排中特別提出要“推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公開可以讓公眾清楚地了解項目利弊,看到項目決策的全過程,便於其參與所在城市的重大決策。

  環境信息公開不僅包括環保部門公布監測數據,也要包括企業自身的信息公開。排放達標與否、污染治理是否有成效,不能靠企業或者主管部門的一張嘴。信息的公開透明,有利於公眾參與環境監督,更好地敦促污染排放單位達到更好的環境績效。

  (本報記者 孫秀艷採訪)

 

分享到:
(責編:崔東、唐述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