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制度“嚴格” 食品屢屢“出格”
“牛奶喝到嘴裡有一種奇怪的辣味。之后不到十分鐘,就是頭疼、惡心,最后暈倒在了教室裡。”因為食用了學校發放的營養餐,青海省大通縣女子完全中學學生馬金蘭和縣裡其他547名學生食物中毒。
引發此次中毒事件的學生餐供應企業竟然是經過四次招投標確定。雖然目前結果尚在進一步調查中,但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樣的招標“嚴”在哪裡?
國家規定,凡進入營養改善計劃的米、面、油、蛋、奶等大宗食品及原輔材料都要通過公開招標、集中採購、定點採購的方式確定供貨商,不得採購不合格食品。
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看似招投標,走走過場,還有一些學校連過場都不願意走,採購的部分食材居然是“三無產品”。
2012年,雲南鎮雄縣塘房鎮頂拉小學部分學生食用了營養午餐后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調查發現,頂拉小學和承包商均無《餐飲服務許可証》或《食品衛生許可証》,食堂原料除肉外,購進原料均無購貨驗收記錄,其中大米無合格証,無生產日期。
“公開招標規定仍擋不住‘三無大米’進食堂,說明部分學校採購環節把關不嚴,易讓散裝大米、過期食品等低價劣質的產品進入,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加。”長期關注食品安全訴訟案件的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峰劍說。
一方面是招標屢出問題,另一方面明知產品擠壓可能變質,供貨企業為了節約成本,超量、超層運送。
2012年,湖南省石門縣部分學生飲用營養餐供奶后出現嘔吐、腹痛等症狀。經查實系供應商湖南陽光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配送過程中運輸車超量、超層、超壓堆碼,產品密封性因嚴重擠壓受到隱形破壞,導致產品變質。
“擠壓損壞了食物,從外形上就可以看出來,為什麼供應商看不到?學校接收食品時沒有檢查?分發給學生食用時也沒有注意到食物變形?學校對招標企業的運作缺乏持續監督,誰敢保証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一位家長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