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術攻克醫學難題 第三代血泵問世為心衰患者帶來福音【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綜合報道

航天技術攻克醫學難題 第三代血泵問世為心衰患者帶來福音【2】

2013年05月13日20:19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植入磁液雙懸浮血泵,並健康存活61天的試驗羊“天久”(人民網記者楊文彥攝)
植入磁液雙懸浮血泵,並健康存活61天的試驗羊“天久”(人民網記者楊文彥攝)

航天技術再次應用於醫學領域 第三代非接觸懸浮式血泵填補國內空白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所長朱成林介紹,2009年3月,十八所與泰心醫院聯合,成立精英團隊,瞄准國際最前沿的第三代非接觸懸浮式血泵,啟動研制工作,確定了磁液雙懸浮、泵機一體化、電控雙冗余的總體技術方案。圍繞方案,研制團隊開展專項技術攻關。十八所充分利用其50年來在運載火箭伺服控制方面的技術優勢,將航天工程中採用的技術管理、質量管理和可靠性技術等應用於血泵研制,利用超強的精密加工制造能力,快速實現了總體技術方案,研制出體積小、質量輕、溫升低、方便植入體內的血泵,有力地保証了研制進度。

劉曉程介紹,泰心醫院充分發揮其三級甲等心血管病專科醫院多學科協作的技術優勢,動員了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心血管外科的所有技術力量,借鑒了器官移植的臨床和科研經驗,全力投入了血泵得研發和實驗轉化工作。針對血泵的血液相容性和組織相容性問題,研發團隊自2010年12月起開始了艱難的攻關歷程,於2012年6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泰心醫院動物實驗中心的體外溶血測試結果顯示,血泵溶血指標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劉曉程指出,自2012年7月開始在泰心醫院進行動物實驗,在半年時間內,改進、創造了諸多手術方法、器具,全面提高了圍手術期醫療護理技術,共完成了17次動物實驗。研發團隊於2013年3月14日為取名“天久”的綿羊植入血泵,成功地進行了第18次實驗。天久術后各項生理指標均正常,至今已健康存活61天,在國內首次實現攜帶電池與控制器自由活動,達到了血泵臨床植入的模擬狀態。天久的健康存活標志著研發團隊在第三代血泵的研制上已經填補了國內空白,即將結束我國對終末期心衰治療無能為力的落后局面。並且,在項目研發過程中共申請了10項專利、發表了10篇論文。

劉曉程說,我們將繼續優化血泵性能,豐富血泵類型,降低生產成本,早日使國際先進水平的心室輔助裝置以低廉的價格應用於醫療臨床,為我國乃至全世界千萬心衰患者帶來福音。

分享到:
(責編:唐述權、肖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