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中考政策考前驟變 家長:反對臨時改變規則--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穗中考政策考前驟變 家長:反對臨時改變規則

2013年02月24日09:02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2月22日傍晚7時,雖然廣州市教育局的“中考新政座談會”已經結束近1個小時,但在西湖路教育局門口,家長們還是不肯散去。參會的家長代表陳女士和大家通報完情況后,大家一片沉默,緊接著炸開了鍋:“會開了3個半小時,怎麼什麼結論都沒有?”“我女兒臥薪嘗膽3年,中考規則在考前幾個月驟變,現在天天在家裡哭!”“到底能不能新人新政策、老人老辦法?”陳女士很無奈:“我什麼都不知道。”

  22日下午,廣州市教育局舉行“廣州中考新政”座談會。一位家長在表達意見時激動落淚。

  22日下午,廣州市教育局舉行“廣州中考新政”座談會。一位家長在表達意見時激動落淚。羊城晚報記者 陳秋明 攝

  羊城晚報記者 蔣錚

  旁聽的王女士拿著手機,女兒小荔(化名)打來的電話已經響了五六聲,她還是沒接,“不知道該怎麼跟她說,女兒想聽到的那些好消息,媽媽一點都提供不了。”王女士任由手機長響,蹙著雙眉跟羊城晚報記者說:“暫時不接,回家后再慢慢勸孩子。”

  在認同廣州市教育局能坐下來和家長懇談的同時,更多家長們希望:中考新政能夠體諒“老人”。“我們三年前看准站牌、搭上了前往A地的公交車,結果快到站的時候,車卻臨時改道去到B地,司機算不算違約?乘客有沒有反對權?”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近30位家長,他們的觀點基本一致:不抵制新政,但企盼“老人用回老辦法”。

  在座談會上,有代表提出:提反對的家長,大多數來自當年主動擇校的學生家庭。羊城晚報記者發現並不盡然。

  小荔(化名)便是一所本區省屬示范中學的公費生。“現在有不少人說,反對新政的家長都是‘高富帥’、那些出得起高額學費讓孩子讀民辦名校的有錢人,他們把控了媒體話語權,壓制了‘矮窮挫’的沉默大多數。我告訴你,我家就不是‘高富帥’!”小荔的媽媽王女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自己家境普通,小荔當年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小升初考上本區的省屬示范中學,“孩子覺得自己成績保底都能考上本校,就挪了些精力去參加社會實踐、學生會工作,我們也支持她全面發展。如果新政按草案內容出台,她基本上就沒戲了。”

  韓女士的兒子也是一名公校生,在海珠區綠翠中學讀書。韓女士認為,臨時改變招生政策,將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我兒子最近一次考試成績是650多分,本來我們早就心定定地爭取考六中:目前六中一年有800多個指標,他大概能排到700名。現在新政出台,一下子抽掉30%,隻剩下600個指標,兒子的‘六中夢’也跟著化水了。按照分數,本來他還可以考區屬示范高中的十六中、七中,但因為這兩所中學都在越秀區,‘新政’禁止老三區跨區考試,他又沒戲了,隻能考本區的示范性高中南武中學。但過去能考上南武中學的孩子,就要被我兒子擠下去。”

  中考政策變臉比翻書還快

  2010年8月,廣州市招生辦表示,新城區報考條件放寬,三區兩市考生可戶籍學籍“二選一”。

  2011年3月,中考體育推出“免考者滿分”的新政,以往免考僅算42分,2011年驟然提升18分,達到滿分60分。

  2011年4月,廣州的13所省、市屬示范性高中面向全市招生,考生擁有“史上最自由”的報考權利﹔國內或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子女納入政策性照顧借讀生的范圍。

  2012年12月,廣州中考體育必考項目由200米跑步(男、女)改為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步﹔總分構成要看考試成績(40分)和體育素質綜合評價(20分)。

  今年1月底,高中招生實施“指標到校”﹔越秀、海珠、荔灣三個老城區分區招生﹔將實行異地中考方案。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