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待遇:讓每個孩子找到健康成長的陽光
小學每人每年補助300元、初中每人每年補助400元——廣東惠州仲凱高新區的1.5萬名符合條件的非廣東省戶籍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通過領取“電子公共教育券”,正在感受教育公平的陽光。
在我國城鎮化加速過程中,要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必須很好地解決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受教育問題。如果他們沒有足夠的學位,不能享受公平的待遇,接受不到規范化的教育,要實現均等化隻能是奢談。
廣東佛山高明區區長黃棋泰說,近年來,我們通過增加優質學位、設立入學快速通道、公辦學校全接納、免費義務教育一視同仁、家庭經濟困難特別資助等舉措,實現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率、入讀公辦學校率兩個百分之百。
近年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同城待遇”的夢想逐步變為現實。在湖北,武漢洪山區創設流動人口融入“零障礙”環境,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常住學生混合編班、同等教學﹔在上海,農民工子女集中的“新優質學校”為這些孩子提供“課后復習室”,幫助他們培養口琴、籃球等愛好……
“我們要在不增加學生家庭負擔的前提下,為每個孩子尋找健康成長的陽光。”上海市教委巡視員尹后慶說。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王定華說,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是全國億萬家庭的共同心願,也是建設美好生活的重要舉措。我們堅信,隨著這項目標任務的穩步推進,教育公平的陽光將普照每一個祖國的花朵,溫暖每一個學子的心靈,成就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吳晶)
(來源:新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