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汪玉凱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11月9日電(記者盛卉)“我認真聽了總書記報告,我感覺這個報告和我們原來想的一樣,說一樣的地方中國確實處在非常關鍵的時候,大家對十八大有非常高的期待,都想看總書記報告能不能回答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說不一樣的地方,我沒想到報告中講到一些觀點,提的比較尖銳,而且確實很新穎。”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在談黨的十八大報告時談了他的三方面體會。
一、對報告的總體印象:
1、這個報告對十年來取得的成績,我認為概括的非常全面。2002年中國經濟是世界第七位,現在上升到第二位。當時中國是區域性經濟大國,現在變成全球性大國,2002年人均收入1800美元,這十年整整翻三番。這些數字足以說明這十年我國經濟社會取得巨大成就。
2、敏感問題不回避。總書記甚至用“我們現在面臨形勢和挑戰前所未有”,這樣概括在他所有講話中很少用的,我們面臨形勢、挑戰前所未有,足以說明我們現在確實面臨很多問題,不管政治、經濟、社會乃至政治層面都面臨問題。
3、這個報告整體上講,它是從六大建設戰略對中國未來發展清晰的描繪,包括堅持科學發展觀和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包括社會建設、社會發展、也包括文化建設、文化發展,生態建設、黨的建設,我認為六大建設六大塊,從整體視野對現實深刻的描繪。
二、報告在政治建設和政治發展裡講了七個問題 有五大亮點
從學科角度談,我認為他在政治建設和政治發展裡邊講了七個問題,包括人民民主、包括制度協商、包括依法治國、包括行政體制改革、包括權力約束、包括統一戰線,但是這裡講行政體制改革分開講的,自身改革裡邊談了五個亮點,但是在社會管理放在社會建設講的,和執政黨關系放在黨建建設裡邊,行政體制改革表面來看和政府改革分散不同的地方講,但是仔細思考比較完整。從學科角度講,我認為有五個亮點:
1、第一次對負責任的政府內涵做了清晰的解讀,包括智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過去有服務型的政府做的很多探討,但是服務型政府究竟是什麼?這次在總書記報告裡邊做了清晰的界定。他談到廉潔政府、高效政府,與此相聯系對政府未來改革做了清晰的界定,政府轉到創造良好的友好外部環境、提高優質服務、保証社會公平正義,最終政府應該這三方面的責任,而不是過多干預企業,最終轉到為社會提供公平正義的框架、要提供優質服務、要營造好的環境,提供外部環境、提供有序的公平的環境對服務型政府的內涵和轉變職能清晰界定。
2、對權利約束和結構運行深入的分析,我認為給我印象最大,權利約束和結構運行特別強調公眾參與,強調老百姓要保障執行權、參與權、監督權,這是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公眾的參與,過去都是內部紀檢監察、審計,但是這樣加強外部參與集中討論比較少見的。
3、反腐敗問題提出三句話是第一次提出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我們最終改革目標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干部清正的,我覺得這個目標非常高,如果真正通過各種努力,通過反腐敗達到這樣高度,我想官民關系得到大大改善,老百姓對政府信任度也會大大提高。
4、在黨的建設中特別提出要由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這是很多專家在十八大以前給中央的建議,首先擴大黨內民主,都要提出黨員的四句話,保証黨員的知情權、表達權、選舉權、監督權,第一對黨內四句話有變化,通過對黨內民主的保障來帶動人民民主。
5、除了這四個亮點以外,還特別強調政府自身改革,比如要減少行政審批、降低行政成本,都在行政改革內部做了很明顯的強調。
三、落實報告精神 聚焦改革關鍵點
我認為這個報告對問題沒有回避,深入分析,對未來改革從不同角度做的描繪,但是我認為落實這個報告,這個報告是十八大報告內容得到很好貫徹落實,用更大的勇氣、更大的決心推動改革,堅定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道路,這是報告很強的信號,但是我覺得需要扎實,我建議將來我們落實十八大報告內容的時候,盡量聚焦一些改革的關鍵點,能夠在這些點上突破,可能能夠重振人氣、調動人們對改革的信心。
1、盡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的具體方案,強調富民戰略,在我看來分配改革不僅僅政治層面的問題,是三個層面的問題:收入本身不合理﹔分配不均﹔有嚴重的既得利益現象,這三個層面問題不是靠簡單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決的,盡快落實收入分配改革落實十八大報告。
2、加大政府自身改革對官員改革的具體措施出台,社會公眾非常關注政府改革,這裡邊講加大老百姓監督,這個方面是不是順應時代的需求,加快制定。
3、報告改革強調司法改革,司法相對獨立性實際是十八大報告亮點,如何加快司法公正這方面的改革力度,也是公眾的關注點。
4、保障黨員的執行權、參與權、選舉權,在黨內擴大差額選舉范圍,給黨員更大的選舉范圍。
-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龔維斌談報告:五個“突出”四個“著眼於”
- 國家行政學院許耀桐教授談十八大報告:新穎迭出
- 國家行政學院胡建淼教授:十八大把依法治國提到更高層次
- 國家行政學院劉峰教授談報告:三個“自信”兩個“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