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省(区、市)候选人>>青海

曹德智同志介绍【2】

2014年12月24日13:58        手机看新闻

2000年地矿局机构调整,他和很多同事一起到了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那年他们项目组承担了青海省开荒北-大干沟矿产远景调查项目,他担任化探组长,在东昆仑山脊南北两侧开展一千多平方千米的1/5万水系扫面工作,那是他参加地质工作以来最艰苦的一年,不仅工区海拔高达4500-5500m,而且战线很长,交通不便,交通工具基本上是牧民的骆驼马匹,经常小搬家。那时候,曹德智还算是项目组最年轻的地质队员,每次分路线的时候,他都挑路途最远地形最陡海拔最高的路线。每次出工,都是天不亮就出发,天快黑了才回去,有时候连马都累的走不动路,他们只好把沉重的样品背包自己扛在身上,牵着马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到驻地,沿途还得防备黑熊、野狼的袭击。回到驻地住的是单薄的小帐篷,匆匆吃上简单的晚餐,就和衣睡在冰冷的地铺上。说起地铺,就是把野草灌木枝铺在地上铺上一层塑料布防潮然后铺上铺盖带上去。有时候下起大雪,狂风卷起雪花吹进帐篷里,吹打在脸上,那是刺骨的寒冷,再加上严重的高山反应,在那一望无际的寒夜里,滚烫的只有他们的热血,他想起家里的爱人和孩子,更谋划着第二天的采样路线。雪下得很大的时候,帐篷往往被积雪压塌,他们还得起来重新整理帐篷…。在大干沟-开荒北的那两年,他带出野外的床就只有出队收队的时候睡过几天,野外期间连最近的格尔木市都没去过,一直呆到收队才回家。回家时,孩子都不认识爸爸了。经过两年的工作,分队终于完成了全部野外工作,但他也患上了严重的高原性心脏病。

2006年-2008年他担任了青海省大通县大黑山钨钼矿普查项目负责。别看大黑山在大通县离西宁近,但那里的地理条件一点也不比别的地方好,工区在大坂山顶上跨门源、大通两县,海拔也高达4300m,最难的是交通很差,从驻地到达工区要跋山涉水15千米才能到达,经常是天亮就出发,中午到达工区,抓紧时间干四五个小时得赶紧回去,返回驻地就到了晚上八九点,还时不时得经受雨雪冰雹的“洗礼”。2007年第一个钻孔终孔,样品测试结果出来了,连续二十几个样品钨含量达到工业品位,他们都兴奋得欢呼雀跃。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大黑山提交了小型钨矿矿产地,这是他第一次当项目负责取得的小小的找矿成果,但也凝聚了他和项目同志们三年的心血和汗水。

真正让他感受到找矿成就感和喜悦的是2009年在新组建的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担任格尔木市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勘查项目负责以及以后的那几年里。2008年年底的一天,时任四勘院副院长的邓元良把他叫到办公室,安排他去编写它温查汉西铁矿预查立项建议书,来年要担任项目负责,说那里地处沙漠,气候条件差了一些,但很有希望实现找矿突破。他立即表示不怕艰苦,虽然身患高原性心脏病,但那里海拔反而不高,他完全有信心干好这个项目。但是第二年夏初到达它温查汉的时候,确实被眼前的景象“吓”住了,只见太阳炙烤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沙丘,脚下是松软滚烫的细沙,人走路都有点困难,这可怎么行车怎么干活啊?

他们当天就驻扎在有水源的养路站旁边,几天后他带领地质队员们,雇来大型推土机开路,克服重重困难,把帐篷营地扎在了沙漠深处。可惜天不作美,刚安置妥当,就来了一场沙尘暴。只见狂风肆虐、飞沙走石,顿时天昏地暗,大家的脸上、身上沉积了一层厚厚的沙土,就连头发、耳朵、鼻孔和嘴里都灌满了沙子,身后一片狼藉,帐篷虽然幸免于难,但盆盆罐罐被风吹得满地都是,当晚大家就在沙子里和衣而睡。第三天曹德智安顿好大家就带着两名地质队员深入几十公里之外的各个磁异常区。当时,沙子被太阳晒的滚烫,走在沙地上,鞋子里就被装满了沙子,走起路来步伐更加沉重,他们只好脱掉鞋子赤脚前行,还乐观地开玩笑说,这样什么风湿病都治好了。为了在连绵的沙丘间寻找最好的修路路线,他们经常凌晨出发半夜而归,实地踏勘怎么深入沙漠开展工作,怎么搬运钻机开钻探矿。当修路施工队到达工区后,他们积极与修路负责人探讨,提出用麻袋灌沙,然后再用装着沙子的麻袋铺路这一构想,一举解决了在沙漠中铺路难的问题。仅两个月,一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麻袋简易公路修好了。看着一辆辆汽车开在这条路上驶向异常区,一趟趟地搬运着钻机和物资,听着沙漠深处钻机的轰鸣声,那一刻,他才感觉到如释重负,不管能不能找到矿,他,尽力了。每次他从野外回到家里洗完澡,地上都淤着一层薄薄的细沙;爱人给他洗完衣服,洗衣机底部也同样淤着细砂,爱人看着他消瘦黝黑的他,心疼地流泪了……

沙漠中打钻找矿,那是他的第一次,相信也是许多人没经历过的。沙漠中的夏天酷热难耐,蚊虫肆虐,就好比在沙漠中修路并非易事一样,从水源地供水和在沙漠中修路一样也是令人头疼的事。麻袋铺筑的简易公路也在一次次沙尘暴和重车的辗压下也已变的很难通行,我们又想方设法从新疆找来了非常好使且性能强大的沙漠重型牵引车,缓解了供水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10月,金秋送爽,预示着收获喜悦的时刻要到来了。第一个孔实施到300多米的时候,就打出了沉甸甸的“铁柱子”,里面还有黄灿灿的黄铜矿,他们别提有多兴奋了。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孔都见到了品位较富的铁铜锌多金属矿体。真是俗话说的好,“天道酬勤”,它西项目到2010年12月完成全部野外钻探工作,终于在沙漠深处实现了找矿突破,发现和圈定了多条具规模、品位富的铁、铜、锌、金矿体,实现了他们项目组对局、院的郑重承诺。到2013年时,它温查汉西地区累计估算的铁矿石量达到四千多万吨,铜锌矿金属量数十吨,岩金矿也达到7吨多。他也收获了职业道路上的成功和喜悦:相继被青海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厅评选为优秀找矿工作者、青海省找矿先进个人。2013年底,我还被省国土资源厅评选为当年“优秀地质专家”的荣誉称号。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刘昶荣(实习)、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