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倔强”的朱清时
约访朱清时的工作做了两年。过去的两年里,我曾几次电话和短信给他,希望可以与他深聊一次,大都没有回音。这一次,或许是因为他退休了,朱清时答应得很爽快。
朱清时在中科大的办公室乱得很,沙发、书架一起堆在了办公室中间,办公桌在窗角,采光很好,桌上堆满了文件、书籍,两台电脑跟前倒是很干净。在如此杂乱的空间里,他的那些收藏品却都找到了位置,互不打扰,就那么静静地陪伴着他。
退休后的朱清时,不参加社会活动,拒绝各种应酬,除了中科大的学生们请他参加一些座谈会,他是非常乐意的。
我们的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朱清时两次让我到他跟前,看他电脑里那些国外大学发来的邮件,让我知道,周六接到了5封邮件,周一收到了7封邮件,这封是哪所大学来的,那封要求他做什么。尽管这些邮件让他无暇顾及办公室里的那些收藏,他依然乐此不疲,并向我展示他电脑里的这些“收获”。
我很理解,这些邮件对于朱清时来说,说明了什么,但没有想到,在聊天的过程中,关于南科大的问题,他流露出来的是成功的坦然和踏实。正如他所说,首批教改实验班这些学生给了他力量。
一个电话打断了我的采访,从对话的状态,我猜电话来自南科大某位他曾经的同事,电话里交流的话题是有关南科大的校务工作。朱清时礼貌地结束了我们的谈话。
我因此明白,退休了的朱清时,心还在南科大,所做的事情也与南科大有关,他的兴趣依然是南科大。
著名的教育家葛剑雄教授有一次在和记者聊天时提到了朱清时,“老朱,好人,就是性格太倔强。”我觉得,这次的深聊也印证了葛剑雄教授的这个评价,无论这5年南科大的经历带给他多少指责和麻烦,朱清时与南科大都不会疏离。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