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污痕生态
产业结构提供寻租可能 干部“总开关”出问题
对于山西目前的腐败情势,山西日报社论从主客观方面进行了剖析,并反思说“在这个考场上,我们眼下的成绩并不理想”。
社论说,山西的腐败情势客观上是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造成的长期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提供了各种各样权力寻租的可能。加之一些制度上的漏洞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造成了政治生态上的枝枝蔓蔓、拉拉扯扯,模糊暧昧。
社论还严厉地指出,其实,山西污痕政治生态的形成,更重要的主观原因,还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总开关”出了问题,丢掉了信仰,忘记了宗旨,淡漠了人民;是一些党员干部极端个人主义和极度的私欲膨胀,酿成了如此沉痛和深刻的教训。
习近平总书记曾郑重告诫全党,“党面临的 ‘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然而,在这个考场上,我们眼下的成绩并不理想。”山西日报社论认为,原因在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意识淡薄、公仆意识丧失,对权力缺乏敬畏之心,把权力当成自己谋私的手段,忘记了党的教诲、组织的培养、人民的嘱托。眼前惨痛的教训说明,正是这种一点一滴的“不自觉”,最终管涌堤毁,身败名裂,家破人散;正是这种日积月累的“不检点”,致使干部队伍蒙羞,群众利益遭害;正是个别“害群之马”的寡廉鲜耻,让山西的形象受损,发展受挫。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