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盘点落马博士高官:王立军读博当年即被聘做导师【3】

潘琦

2014年05月07日07:59    来源:法治周末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盘点落马博士高官:王立军读博当年即被聘做导师

  论文透露“明知故犯”

  法治周末记者梳理发现,还有一类落马博士官员,他们的博士论文不仅深刻而且全面,对廉洁和监督问题于都有着较为深刻的论述。不过,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却并没有能够阻止他们贪腐的脚步。

  黄松有曾被誉为推动中国法制改革的领军人物、前途无量的“学者型”官员。这位法学博士、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国家二级大法官于2009年落马。

  在2010年的一审判决中,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黄松有犯受贿罪和贪污罪。黄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法律界人知晓,黄松有有很强的理论功底,尤其在民事司法领域,著述颇丰。黄在各种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还有多部个人专著。黄松有的博士论文《民事审判权研究》还是“我国国内第一篇系统研究民事审判权的博士学位论文”。黄松有落马后,法学家梁慧星指出:黄松有案是法学教育界的耻辱。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黄松有曾在其博士论文中专门用“保持清正廉洁”和“加强自身修养”两个小节对法官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进行论述。

  “只有‘德才兼备’的法官,才是‘忠实于法律’的法官,而那些‘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以及‘既无才又无德’的法官,都是不具备从事法官职业的最基本条件的法官。”黄松有在论文中这样写道。

  尽管黄松有还在论文中写过“法官要不屈服于来自外部的压力并不为外部的诱惑所左右”,但最终却没能把持住自己,从一个学者型的大法官堕落为阶下囚。

  无独有偶,2010年落马的江苏省财政厅原副厅长张美芳的博士论文同样令人唏嘘。

  张美芳落马的原因是巨额受贿,其受贿来源主要是决定财政收入开户银行而收取银行吸储回扣。张美芳也成为首位因为收取存款回扣落马的财政官员。有南京银行业人士称,存款给回扣是惯例。据了解,财政收入因为额度大、连续性强,始终有存量,所以几乎每个商业银行都想争取。但竞争很残酷,这就给了张美芳们权力寻租的空间。而财政体制内部的制度性缺陷也在张美芳案中暴露无遗。

  张美芳曾在其博士论文《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研究》中系统研究过中国财政体系,而其中有一节专门就中国财政监督制度进行论述。

  张美芳指出,中国财政监督制度存在监督法规缺乏、财政监督的方式方法落后、监督队伍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财政监督效率低下等问题。

  张美芳在论文中提到,“由于监督事后查处多,事前监控少,一些被监控单位摸准了这‘老一套’行动规律,也采取相应对策,想方设法躲避监督,致使一些突击的检查监督每每流于形式,难以深入。”

  “多年来,财政部门在整顿经济秩序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财经秩序混乱的状况仍然较为严重,违法违纪屡查屡犯,屡禁不止,通过查账监督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缺乏权威性和威慑力。”这也是张美芳博士论文内容的一部分。

  而这些在论文中阐述的内容似乎也成为张美芳在实际工作中肆无忌惮收受贿赂的一个依据。有地方知情人士评价说:“张美芳太过大胆,不过这符合她的性格。”

  事实上,对于如何来构建一个健康、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张美芳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博士论文中,张美芳指出,中国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具有“规范化的财政收入、公共化的财政支出、法制化的财政监管、宏观化的调控体系”。

  (资料来源:《南方周末》《钱江晚报》《经济观察报》《廉政瞭望》《法制晚报》《时代周报》《瞭望东方周刊》《京华时报》《新京报》《城市信报》《21世纪经济报道》《云南信息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民主与法制》《南都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法制日报》、新华网、人民网)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盛卉、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