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主政思路与工作经历写入论文
不同于季建业,同是“法学博士”的落马官员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前市委书记蒋永清则被称为“学习型官员”。
据说,蒋永清一直喜读书、勤学习。公开资料显示,有着经济学教授职称的蒋永清曾主编、合编、参编数部著作,在“国内各级党政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蒋永清读博士是在刚刚踏上仕途之时。1997年,进入株洲市委组织部的蒋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研究院,攻读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并获法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蒋永清展示了自己执政基层的理论造诣,并抓住了热点。
蒋永清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发展战略”作为研究方向,且特别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化问题,并最终完成博士论文《中国的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出,“当代中国的城市化应当走以小城镇建设为主的发展道路”。
2004年,蒋永清博士论文同名专著《中国的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出版,并曾受到当地媒体、官场追捧。
“他根据面向21世纪的新形势,凸现出中国特殊国情下的艰难选择,沉落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历史和民族心理的比较中,把小城镇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得充实而深刻。因而在与理论界同仁的对话中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富于说服力。”有评论如是说。
而蒋永清主政醴陵之后,醴陵也成为其大展拳脚的主战场。蒋永清曾在多种场合阐述他的发展逻辑,并不断提醒:“醴陵的发展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在蒋永清就任市长的2010年,成为醴陵发展史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年份之一。
2008年落马的原天津市委常委皮黔生同样把自己的工作经历融入到学术之中。
皮黔生自1984年出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研究室负责人开始,就一直在开发区任职。直至其2000年9月跻身于中共天津市委常委之列,并兼任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官方履历显示,皮黔生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在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专业在职学习,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皮黔生的博士论文《论中国开发区的孤岛效应及其第二次创业》正是和其工作密切相关。论文针对中国开发区的生存状况,首次系统提出“孤岛理论”。从地理、功能、经济、制度、心理诸方面论证中国开发区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指出开发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是“走出孤岛”,延展其生命周期。
皮黔生还出版了专著《走出孤岛》。此书的一份内容推荐这样写道:《走出孤岛》不是一本宣传开发区的小册子,不是工作总结,而是由开发区20年奋斗过程的创作者在实践基础上长期思考的结晶。
据报道,在皮黔生主政滨海新区期间,这块昔日的盐碱地一跃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GDP也从112亿元起步上升到1960亿元,占天津全市比重高达四成。皮黔生在开发区任职二十多年,自诩为“老开发”。但却终因经济问题,栽在了自己一手铺就的“开发路”上。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