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能否缓解,空气质量能否改善,新能源汽车春天来了吗
限牌限行,给这座城市带来啥
从去年10月开始不断传出限牌消息,各种传言甚嚣尘上,昨天晚上7点,由杭州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终于宣告了靴子落地。
限牌限行,到底能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变化,又能给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带来什么?
限牌缓拥堵有多大作用? 短期内或能缓解拥堵,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据暂行规定,杭州全市每年的机动车增量配额指标为8万个。这样的指标配额,相比目前杭州的上牌量,相去甚远。可以说,在限牌问题上,杭州下了一剂猛药。据了解,去年杭州市区机动车增量为16.5万辆,全市更是达到27.6万辆。由此可见,缩减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二。
记者注意到,同时出台的限行措施,对非浙A号牌机动车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实行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全号段限行”。杭州交警部门人士认为,在市区工作,或者经常出入杭州市区的,到外地上牌意义就显得不大了。
“两限”双管齐下,对市区的拥堵缓解或许能起到效果。
但相关人士认为,这种效果只能说是短期的。因为措施只是拉长了机动车增长的时间。只要机动车继续增长,拥堵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治堵专家、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认为,杭州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速度推进路网建设,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并提高道路交通组织和管理水平。
去年年底,记者就治堵话题曾专门走访了天津。对两地在路网、公共交通体系上表现进行了比较。诸多的数据显示,杭州的劣势明显。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受市区限行的影响,在杭州市区工作,或经常往来市区的人,到外地上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区县市工作、生活的人,因为今后很难上杭州牌照,就可能纷纷选择外地上牌,引发一拨外地上牌潮。
限行时段延长有多大效果? 早晚高峰各延长半小时,效果应该不会太明显
相比之前人们普遍猜测的错峰限行全天候,正式出台限行时段只有在原来的基础上,早晚高峰各增加了半个小时。这样的措施,明显要温和了许多。在很多人看来,缓解交通的效果或许不会很明显。
据了解,杭州现在的早晚高峰,差不多都要持续2到2个半小时才能结束。有的时候甚至要超过3个小时,早高峰7点开始,10点结束,晚高峰16点开始,19点以后才结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
执勤民警认为,杭州机动车保有量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减少了部分车出行,早晚高峰出行需求仍然很大。在高峰限行结束后,被限行的车辆蜂拥而出,这直接导致了原本还没完全结束的高峰继续往后延长。
如果说,按照之前猜测的全天限行,被限车辆当天白天都出不来了,效果自然是明显的。而现在只是延长了半个小时,效果大打折扣。当然,也不能说没有效果——对于非浙A牌照车辆早晚高峰通行,不再享受浙A车辆的同等待遇,只是对应尾号。但是,从数据得知,这个被限的量还不到10%,影响有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