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深阅读

加强顶层设计 三地抱团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 北京怎么做

赵鹏飞

2014年03月18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近年来,京津城际铁路沿线环境绿化明显提升。图为园林绿化人员在维护京津城际铁路沿线的植物。

杨宝森摄(新华社发)

2013年12月23日,北京众合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大门口外,人们为可能到来的“搬家”做准备。

  图片来源:新华网

  今年2月底,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国土面积的1/7,并持续近一周,其中京津冀是重灾区。近年来,京津两地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凸显,土地供应紧张,交通拥堵严重,大城市病加剧;而环绕京津的河北省,重化工业密集,经济转型升级诉求强烈。京津冀共同面临产业结构大调整需求,环境治理也显得尤为急迫。

  【三地协同共谋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以打通发展的大动脉,更有力地彰显北京优势,更广泛地激活北京要素资源,同时天津、河北要实现更好发展也需要连同北京发展一起来考虑。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表示,北京发展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要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仅从北京的角度考虑是很有局限性的,根本的出路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认为,首都经济圈为天津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协同发展好京津冀经济圈,对区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意义重大。我们要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思维,三地相向抱团发展,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河北一方面面临京津冀一体化的重大历史机遇,一方面面临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指出,一定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上来,走出一条绿色崛起的新路。

  【北京做好“舍”的文章】

  “北京要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特别是工业项目选择,突出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形成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模式。”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认为,北京要放弃“大而全”的经济体系,构建“高精尖”的产业结构。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使产业选择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吻合,产业规模与城市资源承载和环境容量相适应,产业分工与京津冀协同相匹配。”李士祥说,目前北京正在研究提出不宜发展的产业目录清单,严格控制增量,按行业和功能区分类提出存量有序调整退出的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李超钢表示,北京要做好“舍”的文章,这个“舍”绝对不是施舍,更不能是以邻为壑,而要从京津冀城市圈建设发展大局出发,舍去不符合自身功能定位的产业,以赢得三地协同发展和互利共赢。

  “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不能没有行政推动,但也不能仅靠行政推动。”李超钢说,京津冀城市圈建设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只要三地都能立足于各自优势、现代产业分工要求、区域优势互补原则和合作共赢理念,京津冀城市圈就一定能呈现“1+2>3”的效果。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刘早(实习)、段欣毅)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