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有朋友说公共场所那就没有隐私权了,您同意吗?
汤啸天:不同意,公共场所依然有隐私权,这里面我们讲隐私这个词的含义,隐私原来的含义是指与他人无关的私人生活的范围,现在我们法学界的研究基本上认为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主体独立于其他公司或者其他人一种性质或者状态;第二是指不受未经批准监视或者观察;第三隐私权可以理解为隐居私人的住宅、私人的空间、私人的事物、私秘的环境等等。这些方面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
主持人:以上三点好像都没有涉及到公共场所呀。
汤啸天:公共场所有啊,比如说到商场买衣服,试衣间的试衣行为就是个人的隐私行为。
主持人:公安部门在公共场所的探头安装管理相对严格、正规,商场、超市、宾馆等等相对宽松。在您看来,在公共场所的监控探头需要分类管理还是应该统一管理呢?您的建议是什么?
汤啸天:国家要对公共场所图像监控设备安装、使用、管理要有统一的立法,至少在总结全国各地现有地方立法的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要加快推进这方面的立法。近些年来公共空间的图像监控设备安装的数量增加的很快,由于数量剧增,管理上又有很多的法律空白,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法律也有一定的滞后性。一定要抓紧时间把国家层面的公共空间图像监控的立法立起来,这样才能有规而行。
连线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杨伟东:
主持人:大家更加关注的是反腐和隐私保护之间到底矛盾不矛盾,换言之怎么善用监控,大家似乎现在更关心知情权和监督权。在您看来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吗?
杨伟东:我认为反腐和隐私权是两个不同的制度,有交叉的地方,但是两个应当不是一个矛盾的决然对立的地方,我们要妥善处理这两种关系,既能够保护个人的隐私,同时又让反腐能够有效进行,这是我们制度安排当中要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杨伟东:一方面我们需要切实保护普通人的个人隐私,我们正在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就是要加大保护在公共场所的信息不被泄露,加大对普通人的保护的个人隐私。同时,对官员的个人隐私需要做一个区别,官员不单单是普通的个体,他们的个人隐私在一定程度是受到限制的,需要理清这个范围。第二个方面更应该从制度建设当中打击腐败,要真正把权利关进笼子里,让那些官员没有机会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也不愿腐败,这是根本。
(来源:中国广播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