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石家庄“城市村民”:回不去的家乡 难扎根的城市--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访石家庄“城市村民”:回不去的家乡 难扎根的城市

2013年05月10日09:1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走访河北石家庄的“城市村民”

  作家孙犁自称是“城市中的农民”,沈从文也将自己定位于“乡下人”,不过这种称呼,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体现的是一种情结。但是,城市里确实存在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份是农民,但生活在城市;他们在农村已经“拔根”,但在城市却难以“扎根”;他们定居城市,渴望融入城市,但困难重重。

  日前,《经济参考报》记者辗转于河北坝上地区和石家庄市,走访了部分“城市村民”,希望能勾勒出他们的生存背景、生存现状,以及他们的梦想与期盼。

  没有年轻人的“老人村”

  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距离北京不到300公里,“环北京贫困带”组成部分,包括张北、康保、沽源、尚义4县。据当地统计,大约有近半农民携家带口,离开家乡异地谋生。

  行走在坝上农村,被砖砌住门窗的房子随处可见,标志着这家人已经远走他乡。村里没有青壮年,没有儿童,剩下的几乎全部是老年人。在沽源县的一个村子里,村民说,全村有40多户人家,150口人;但现在实际上只有10来户,不到40人,一多半为60岁以上老人,年纪最老的已经84岁。

  晚间行走在康保县一个沿公路的村子,村里只有星星点点的几处灯光,大多房子都笼罩在黑暗中。村民告诉记者,全村人口最多的时候有900多口,现在最多400来口,基本都集中在路两边,村子里边已经空了。

  坝上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耕地虽然较平原地区多几倍,但气候十年九旱,全年只能种一季庄稼,一亩小麦只能产200斤左右。在之前,畜牧业被当地称为“铁杆庄稼”,旱涝保收,养羊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本世纪初,河北省率先在全国实行禁牧。坝上地区作为北京水源地、沙尘暴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首当其冲,严格执行了这一禁令,羊群数量急剧减少。失去重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又一次集中爆发“外出打工潮”,北京、天津、石家庄、大同、呼和浩特等地,到处都有持坝上口音的农民。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