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石家庄“城市村民”:回不去的家乡 难扎根的城市【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访石家庄“城市村民”:回不去的家乡 难扎根的城市【2】

2013年05月10日09:1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他乡谋生的“城市村民”

  石家庄市是坝上农民选择生活的城市之一。10年前,康保人孙立威随着老乡的拉引,来到了石家庄,起先跟着建筑队当小工,后来专门从事空气净化这一行,直到今天。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租住的房子里洗衣服,他说已经好长时间揽不到活儿干了。

  孙立威现在租的房子在一个城中村中,12平方米的卧室加一个更小的库房,一月房租300元。夫妻俩和从老家过来看孩子的母亲住在卧室里,上小学的女儿住在库房里。像很多城中村的出租房一样,孙立威的居住环境十分恶劣,10户人住在不同的小间内,不能洗澡,没有卫生间,上厕所要出门走几百米。

  孙立威说,前几年,空气净化这一行火的时候,他最多一年赚过10万元。但从2006年以后,生意越来越难做,有时一年都没什么活儿干,这几年都是在吃老本。

  随着孙立威的收入越来越少,他居住的条件也越来越差,从每月650元的两居室一直搬到每月200元的小单间。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个房间有千种不好,但好几年没涨过价。令他忧愁的是,城中村就要拆了,他不知道去哪里还能租到这么便宜的房子。

  每个月,孙立威一家省吃俭用,开销也要2000元。生意好的那几年,他和妻子也在石家庄市里转过几个楼盘,但都因囊中羞涩作罢。本来想着再攒几年再买,但随着房价的攀升和生意的萧条,房子基本是个梦了。

  孙立威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石家庄外来人口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政策是,在所居住地就近入学。所以目前还不用为孩子上学担心,但读完初中就不好说了。

  全家人在村里没上新农合。因为没种着地,所以农业补贴也没享受到。因为没户口,没固定收入,在市里的社会、养老、医疗等保障同样没有,而商业保险又上不起。之所以没参加新农合,是因为他的一个同乡的遭遇,他的同乡在北京打工,看了一次病后回老家报销,报销费算来算去连来回车费都不够。“挣不到钱也担心,但最担心地还是怕得病,看不起。”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