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鳌江:两岸分治制约发展,何时才能走向共赢--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温州鳌江:两岸分治制约发展,何时才能走向共赢

2013年04月16日14:42        手机看新闻

鳌江江口风光

  32年前,温州南部鳌江流域,原来的平阳县被拆分为二,以鳌江为界分为平阳和苍南两县。本刊记者近日在平、苍两县调查了解到,两岸各自发展进入新的平台期后,分治的格局日渐成为鳌江流域发展的制约和羁绊。为此,鳌江两岸呼唤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早日走向共赢。

  “20年难架400米一座桥”

  鳌江流域地处浙南闽北之间。据了解,原平阳在分县之前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大县,有180多万人。当时由于“地大人多,行政领导力所不及”“经济落后,山海之利不能得到发挥”等原因,1981年6月,国家批准从原平阳县分出苍南县,两县划江而治。

  从“一家人”变“邻居”,不同的行政归属,使得两县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地把对方视为竞争对手,难以合作。发生在鳌江港口“20年难架400米一座桥”的故事,凸显了流域分治的矛盾。

  1986年,在平阳县鳌江镇对岸,苍南县新建龙港镇。当时,苍南提出在两镇城区之间联合架设一座市政桥,以结束两岸群众往来长期依靠渡船之苦。但是,平阳怕建桥后“肥水流入外人田”,任凭苍南苦苦相求就是不同意。无奈之下,苍南只好舍近求远,在距龙港建城区7公里以外的上游建造了龙港大桥。

  不想几年之后,原先让平阳看不上眼的龙港镇后来居上,经济实力反超古镇鳌江,成为海内外闻名的“中国农民自费造城的样板”“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这回平阳县主动提出要建桥,而苍南方面却由当年的“积极派”转为了“消极派”。

  就这样,两县考量眼前利益互不相让,使得这座大桥直到2007年才建成通车,让两岸百姓盼了整整20年。苍南县干部郑钢锋说,20年的架桥之痛,付出的是等不起的时间代价,两岸不仅多次错失“互补共兴”的发展良机,还暴露出区域冲突、重复建设等诸多弊端。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