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苹果特价卖
本报记者 裴珍珍
地点:山西翼城县南唐乡樊店村
农历正月初七早上8点,山西省翼城县南唐乡樊店村的关玉香就和儿子乘车赶到县城。“再有一周村里又有大集了,我们得提前采购些好点的配料。农历腊月廿八的大集,我半天就卖了1000多元的面皮、米皮呢。”
樊店村位于曲沃、翼城和绛县三县交界地带,因为方便的地理位置使这里的农村集市自发形成,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每逢农历正月初二、五、八、十的日子,来自3县的大小商贩和乡亲们云集于此,集市上各种商品,小到糖果洗衣粉,大到电视摩托车,一应俱全。各种吆喝声、讨价声不绝于耳,常常将整条街堵得水泄不通。尤其是到了春节,因为路程近,货品全,价格低,樊店大集更是附近百姓置办年货的首选。
关玉香今年63岁了,丈夫和儿子身体不好,全家就靠她在集上卖小吃维持生计。“原来集市上有几家卖面皮的,都没有关奶奶的货真价实,后来都撤摊了。”樊店村村民小王说。
“四邻八村都是熟人,咱做生意要讲良心,重诚信。我绝不添加乱七八糟的东西,买我面皮的人都排队呢。”关玉香笑着告诉记者,她的客户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大都在外打工,口袋鼓了,回乡都比着买小汽车,对吃的要求就更高了。而老年人还是旧观念,在大集上专挑便宜货买,有时候免不了要吃点小亏。”
据记者了解,虽然今年大集年货的价格有点偏高,但仍是一派购销两旺的场景,比如香蕉每斤2元左右,比县城的农贸批发市场卖得还便宜,引得乡亲们竞相购买。“春节期间蔬菜肉类价格都会涨价,这是市场规律。今年最让人吃惊的是苹果价格大跌,一斤只有一两块钱。”隆化镇北撖村一位姓张的果农告诉记者,去年山东一带的经销商出口订单大减,苹果价格全线回落,为了防止积压,很多商家选择在乡村大集上薄利多销。
北撖村是临汾远近出名的苹果村,近年来新技术推广成效显著,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亩收入均在3万元以上,红富士苹果因个大味甜,热销到河南、河北等地。“我们村的苹果这几年质量提高了,出现供不应求的好局面,但现在村里只有一个冷库,存货量有限,如果能再建几个大一点的冷库,再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走高端路线,北撖苹果就能卖上更好的价钱。”北撖村党支部书记李红山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