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儿子!”“这是我女儿!”
一个舞蹈结束,孩子们涌到了后台。在舞台上保持的如花笑靥,立马垮了下来。
一个胖男孩一把扯下绣花的背心,拧着粗眉毛大叫:“都怪音乐放得不对!害得我们都跳错了!太糟糕了!太差劲了!”
王小旭也生气地帮腔:“就是!音乐全错了!”
“砰!砰!”见没人向他道歉,男孩又使性子重重跺脚,眼见着就要大哭起来。
就在这时,拍手声和一个嘹亮的女声同时响起。“孩子们!好了,你们表现得很好!听,外面都是掌声!不要因为别人的小错生气,控制好你们的情绪,准备下一个节目!”
这是智光的创始人、女校长王丽娟。为了让孩子们站上舞台,年过花甲的她也亲自上阵。
学校的孩子都喊她“校长妈妈”。她走在学校里,孩子们都会主动跑过来打招呼、拥抱:“妈妈!妈妈!”王丽娟总是不厌其烦地摸摸他们的脑袋。
1998年,52岁的王丽娟孤身一人,创立了这所民办非营利学校。她给学校取名“智光”,寓意是“为智障学童提供智慧之光”,帮他们寻找出路。
和孩子吃饭间,王丽娟把食堂为她准备的一只鸡腿,递给了她刚捡回来的“女儿”。中国青年报记者到访时,她正在织毛衣,正是给新来的“女儿”织的。“原来也有十多件毛衣,一件一件全给他们了,只能自己织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