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载真情暖塞外 沈阳军区某炮兵团一连三班学雷锋记事【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37载真情暖塞外 沈阳军区某炮兵团一连三班学雷锋记事【2】

2013年01月22日17:30    来源:新华社    手机看新闻

  从“技能便民”到“智能惠民”

  北风掠过,塞外草原的气温骤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

  晨曦未露,雪花扑面。像往常一样,班长姜长龙早早起床,戴着头灯,拉着“节约箱”出了门。沿着营区的垃圾桶,一个接一个翻找,纸壳、矿泉水瓶、易拉罐……营区29个垃圾桶,他翻了个遍。

  多年来,一代代“塞外雷锋班”战士坚持轮流捡拾废品,把废品化作资助困难群众、失学儿童的一笔笔善款。

  在三班的资料袋里有这样一张清单:“今资助王家店公社小学学生付宏1.6元钱、张诚8毛钱……”落款时间为1976年4月3日。

  这可能是三班最早的一笔捐款。像这样的清单,班里积攒了厚厚一摞。一页页泛黄的纸张,写满了2653笔捐款记录:资助贫困学生149人,帮扶救助贫困群众上百人。

  起初,三班学雷锋有4件“传家宝”——节约箱、理发箱、补鞋箱和自行车修理箱。随着社会的进步,这4件“传家宝”似乎快过时了。

  如今,战士们买来农业技术书籍,收集致富案例光碟,与电钻机、电焊机和切割机等工具一起,分装成3个箱子,“4件宝”升级成了“7件宝”,“技能便民”拓展为“智能惠民”。

  近年来,三班向驻地群众传播大棚蔬菜、蘑菇种植、节水灌溉等9项农业科技,惠及6300余户百姓。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