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湘军:干部竞争机制要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金湘军:干部竞争机制要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2】

2012年11月13日16:17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主持人:您刚才说改革开放一马当先,这个“一马当先”体现在哪里呢?

  金湘军:改革是加快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广西的许多重大改革措施都是从玉林这里开始的。比如,1988年,玉林在全国率先取消“粮票”,进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成为全国第一批农村改革试验区;1992年,玉林在广西率先开展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1994年,玉林被列为首批全国农村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2006年,玉林被批准为全国九个、广西唯一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2010年,被列为广西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今年3月,被列为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是广西唯一的试点市,等等。玉林的改革出了很多经验,而且拥有“独家版权”。

  主持人:统筹城乡发展是十八大聚焦的主要问题,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思考、都在探索,请问金书记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金湘军: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长远之计、治本之策、必由之路。

  举个例子,2009年,整个广西只有我们玉林搞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到现在,广西统筹城乡改革已呈现“星火燎原”之势,由我们玉林一个市的“单兵突进”和“局部战役”变成广西的“统一部署”和“总体战略”,全广西已发展到6个试点市。

  主持人:这几年,玉林在广西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中先行先试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你们是如何推进的?

  金湘军:玉林的统筹城乡发展从2009年在广西先行先试,至今走了三步,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步,破题开局。这一阶段是以“三个集中”为主要内容。主要侧重于经济建设,着眼点是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步,全面推进。这一阶段是以“三个三”,推进城乡“六个一体化” 为核心内容。就是在推进“三个集中”的基础上,增加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元素,实施城乡风貌、城乡清洁、城乡绿化“三大工程”、完善公共财政保障、公共服务网络、社会管理创新“三个体系”,使城乡发展真正体现“统筹”和“一体化”。

  第三步,深化改革。今年,我们提出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行政区划体制、农村产权制度“四大改革”。从激发内生动力、建立长效机制来考虑,通过深层次改革构建统筹城乡的活力与动力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地发展。我市的“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安民惠民富民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入围2012中国幸福城市社会管理创新最佳实践案例。

  主持人:玉林提出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这个“深化”主要体现在哪里?

  金湘军:我的看法是,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躲不开,也绕不过。不动体制,不改机制,就不能有效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这个“深化”主要体现在我们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四大改革”,这是把改革从“浅水区”向“深水区”推进的一个破冰之举。

  主持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四大改革”是什么?

  金湘军:“四大改革”,就是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主持人:土地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

  金湘军:开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主要通过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实现空间用于“三化”、利益留给“三农”。简单来说,就是“造地、增产、富民”六个字。

  “造地”,就是实施城乡一体化土地综合整治,以整镇规划、整村推进的方式,改造旧村、建设新村,使全市百万农民住新居、百万旧宅变良田。

  “增产”,就是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富民”,就是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交易,与城市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

  主持人:户籍制度改革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和实践,玉林在这方面是如何创新的?

  金湘军: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我们创新之处在于“两放开、两保留、两同步”,确保转户农民“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能发展”。

  “两放开”就是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城乡居民自由迁移限制条件,降低入城门槛。

  “两保留”就是保留转户入城居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等农村土地权益,保留8年内原户籍地计划生育政策、农民种粮直补和与土地相结合的各种补贴、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分红权等6项权益,给予进城落户农民“城乡兼有”的身份待遇,盖上“城乡两床被子”。

  “两同步”就是同步落实转户农民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和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及低保待遇等6大保障,穿上“城市6件新衣服”,确保转户农民“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能发展”。

  主持人:在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方面,全国各地都不乏先例,如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等等。玉林是如何推进的?

  金湘军:我们主要通过“一设立、两撤改、两扩权、两培育、三覆盖”来拓展行政区划体制容量和空间。

  “一设立”是规划建设都市型功能区。就是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规划建设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都市型功能区,拓宽发展空间。目前,市级已成立了玉东新区,正在筹建玉柴新区和龙潭新区。

  “两撤改”是撤镇改街、撤村改居,主要对中心城区、各县城城关镇进行撤镇改街、撤村改居,扩大基层管理的空间。

  “两扩权”是扩大县级和乡镇权力。推进扩权强县和扩权强镇工作,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和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县域发展活力。

  “两培育”是培育区域性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通过乡镇和行政村撤扩并,培育形成一批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区域性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

  “三覆盖”是推进政务服务、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向农村全覆盖。目前在广西率先建成了市县乡村中心户五级政务服务网络,使农民办事不出村,居民办事不出社区。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