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委书记金湘军做客人民网。(资料图)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十八大代表”系列访谈栏目。今天,到我们演播室做客的嘉宾是十八大代表、中共广西玉林市委书记金湘军。金书记您好,欢迎做客人民网。
金湘军: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再次来到人民网和大家见面交流,感谢各位网友一直以来对玉林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金书记是第二次来人民网做客,是老朋友了,上一次在今年的3月,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来的,这次是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来的。能不能和网友谈一下您的感受?
金湘军:无论是作为十八大代表还是人大代表,都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唯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才能无愧于这些光荣称号。
主持人: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各地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据了解,玉林这十年的发展也很快,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金湘军:这10年,是玉林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改善最明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最多的“黄金10年”。可以用六句话来概括:经济发展赶超跨越、改革开放一马当先、社会管理创新推进、民生改善可观可感、党建保障坚强有力。
主持人:这几句话概括得很生动、很全面,能不能给我们具体介绍经济发展哪些方面实现了赶超跨越?
金湘军: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可以用“六个前列”来概括。
第一个,经济综合实力居广西前列。2002年以来,GDP年均增速高于广西、全国水平,特别是2004年以来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1年GDP一举突破1000亿元,成为广西第四个进入“GDP千亿元俱乐部”的地级市。
第二个,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居广西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10年高于广西、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高于广西平均水平736元和1038元。“十一五”期间,玉林的城乡居民收入双双实现翻番,是广西唯一实现翻番的地级市。
第三个,农业产业化水平居广西前列。从2008年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连续4年高于广西、全国平均水平。土地流转率达到30%多,居广西第一。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居广西前列,全市50%的农户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1800元。
第四个,商贸物流发展水平居广西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九年以两位数持续增长,货运量连续多年保持广西第二位, 2010年被列为全国首批“流通领域商贸物流示范城市”。
第五个,科技创新水平居广西前列。目前,我市有国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居广西第二;2009、2011年广西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花落玉林;3个县(市、区)获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科技特派员工作走在广西、全国前列,获列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项目试验区。
第六个,非公经济发展居广西前列。非公经济主体由2002年9万户增加到2011年14万户,居广西前列。非公经济总量占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0%。发展微型企业4600多家,占广西的四分之一。
主持人:从“六个前列”可以看出,玉林的经济建设确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快的同时,还有什么特点吗?
金湘军:特点具体体现在“四个转变”。
第一,在结构调整方面,实现了从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全市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 4∶3∶3,调整优化为2011年的2∶5∶3。农业由4降到2,工业由3升到5,结构调整成绩显著。
第二,在产业发展方面,实现了由一枝独秀向多业齐兴的转变。以前只有玉柴集团一家大企业,现在不光有玉柴集团、玉林制药、三环陶瓷等本土品牌企业,还引进了旺旺食品、燕京啤酒、海螺水泥、三一重工等外地知名企业,形成了机械制造、水泥陶瓷、服装皮革、健康食品、电子信息五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了有色金属、再生资源等新兴产业。
第三,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实现了由扩大向缩小的转变。2009年以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均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城乡收入差距从2008年的3.43︰1缩小到2011年的3.12︰1,低于全国和广西的比例。预计今年有望缩小到3︰1以内。
第四,在对外开放方面,实现了从神经末梢向开放前沿的转变。10年前,玉林是开放的“神经末梢”,现在,玉林同时戴着四顶“国家级”帽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成功打造了玉博会、药博会等对外交流平台。近年来,我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项目数量和到位资金总额均居广西前列,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的沃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