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02日14:14 來源:人民論壇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二、歷史虛無主義不斷變換形式以表達訴求
歷史虛無主義原本只是主要局限於學術界的一種社會思潮,利用“學術無禁區”和“學術民主”來傳播其錯誤理論和錯誤觀點,混淆視聽,集中體現在以學術研究為掩飾否定中國近現代史特別是中共黨史主流觀點。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已經從學術研究領域擴展到互聯網及新媒體等領域,從知識階層擴大到社會大眾,以俗不可耐的表現形式胡編亂造,嘩眾取寵,其影響日漸擴大,其手段更為多樣。歷史虛無主義雖然花樣百出,但萬變不離其宗,不外乎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其一,把支流當主流。歷史虛無主義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用支流否定主流,以點帶面,以一種傾向否定另一種傾向。歷史虛無主義反對研究歷史規律,不注重分析和研究歷史的主流和歷史史實,而是以偏概全,隨心所欲地挑選碎片化的歷史故事,任意剪裁,通過“有所虛無,有所不虛無”,達到其否定中國革命和建設,否定改革開放的真實目的。
其二,把預設當前提。歷史虛無主義慣用的手法是以“假設”否定史實,“重構歷史”。歷史虛無主義者曾提出過一系列“假設”:“假設不搞五四運動”、“假設中國未參與朝鮮戰爭”、“假如沒有共產黨執政”。其實,歷史研究隻能以客觀史實為依據,不會以“假設”為前提。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以“假設”研究歷史,不僅失去客觀性,也給渾水摸魚者提供機會。
其三,把演義當歷史。“演義”實際是據“史實敷衍成義”,屬於文學作品范疇。文學作品的虛構無可厚非,如《封神演義》大部分情節為虛構,《三國演義》的影響也遠遠超過《三國志》。而歷史虛無主義者正是利用普通大眾對學術研究缺乏了解的現狀,從歷史演義中尋求根據,通過自媒體和網絡傳播錯誤理論和錯誤觀點,迷惑了不少讀者與網友,危害甚廣,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
其四,把八卦當真實。當今社會,通俗文化盛行,“八卦”文化很有市場。歷史虛無主義借用新媒體時代追求娛樂化、扁平化的新形式,不僅編造獵奇材料,還煞有介事地提出各種質疑。近年來,居然流傳“江姐是二奶”,甚至認為江姐手指扎竹簽是虛構的故事,指出這不符合人的“生理常識”,卻無視共產黨人的偉大信仰和堅強意志。被毛澤東譽為“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15歲就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卻又被某些人不分青紅皂白地編造出“劉胡蘭是小三”的故事。
其五,把惡搞當時尚。追求時尚本無可厚非,但將惡搞奉行為時尚,則無疑包藏禍心。歷史虛無主義的慣用做法是以時尚嘲弄高尚,通過“惡搞”大肆調侃,嘩眾取寵,顛倒黑白,混淆是非。2015年4月,中央電視台某主持人在飯桌上唱評《智取威虎山》視頻在網上廣為傳播。該主持人在其所唱的京劇裡《我們是工農子弟兵》的選段時邊唱邊戲謔,竟然使用了“把我們害苦了”的侮辱性語言詆毀領袖人物,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解放的歷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