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26日08:1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加大“飆車”的犯罪成本應該盡快提上日程
對此,交通運輸部管理干部學院培訓科研總督導張柱庭也認為“執法方面應加大力度,加大設備投入。”
但在張柱庭看來,“交警執法難以追車,害怕引出新的事故,遇到好車追不上,這些現實困難都是客觀存在的,但不能說因為存在困難、不易取証,就不去處理。”
張柱庭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就我國目前現狀而言,真正杜絕防范“飆車黨”的關鍵,還在於能有效對飆車現象進行引導。
“因為敬畏法律,大部分外國人都是在賽車場飆車,基本上已經形成了自覺的意識。”張柱庭說,“要給飆車人士提供一些合法的地點,如引導他們到賽車場飆車,不准在公共道路上飆車。還可以組織相關的俱樂部,使這些車輛、車友,在某些特定社會團體的組織下,到合法的地點去飆車。”
另一方面,張柱庭認為,“飆車”在立法上確實存在判處、懲治程度太輕的問題,“應當加重懲罰”。
部分基層交警對此感同身受。
李曉夏也表示,對比發達國家對於“飆車”行為的處罰,也許我國的危險駕駛罪確實存在量刑過低的問題。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64億輛,其中汽車1.54億輛﹔機動車駕駛人突破3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超過2.46億人,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汽車大國,而與此同時,我國的交通事故死亡率連續多年高居全球第一。
“面對如此態勢,我國相對較輕的法律懲戒能否成為遏制‘飆車’危險駕駛行為的有效手段?確實要打上一個不小的問號。”廣西欽州市交警支隊5大隊事故中心隊長韋華新說,“至少,從目前的震懾效果看,確實不甚理想,加大‘飆車’危險駕駛行為的犯罪成本應該盡快提上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