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李克強的“農心”與“農經”【3】--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獨家】李克強的“農心”與“農經”【3】

肖楠

2015年02月03日16:56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對於農村改革,我們的態度是探索、探索、再探索

  2007年,進入國務院工作后,李克強的“三農”情結不減反增。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青堡村,到東北邊陲的黑龍江撫遠縣紅旗村﹔從地處西南的南寧談良村,到川北震區的宣漢縣紫雲村,李克強與農民同坐炕頭、院內,傾聽“呼聲”。

  

  2013年7月9日,南寧壇良村村口大榕樹下,李克強總理和村民們在一起。

  他最關心的,是如何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盡早讓農民過上現代生活。今年7月,李克強在山東德州期間,專程考察了德強農場。農場負責人原本在北京做生意,賺了錢回到家鄉,把當地農民的農田整合起來,組建成一個兩萬畝的大農場。

  李克強深入田間地頭,了解農業機械化、測土施肥、土地流轉等情況,對農場創新經營模式充分肯定。

  2013年3月,就任總理后的第一次基層調研考察中,李克強首站來到江蘇常熟的田娘農場,對這裡“公司+若干家庭農場”的新型合作發展模式稱贊有加。他對這裡的農場負責人說:“土地裡也能產出黃金,但這要有條件,小塊的一畝三分地不行,還是要大塊、要規模效益。”

  

  2013年3月28日,李克強總理在江蘇省常熟市田娘家庭農場察看麥苗長勢。

  在近期一次會議上,李克強要求參會地方、部門負責人,從實際出發,創新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充分發揮農民的創造力。

  他說:“30年前試點推進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時候,各地做法不同,而當時中央的態度是‘可以、可以、也可以’。我們今天也要給各地、給農民足夠的自主權,對於農村改革,我們的態度是‘探索、探索、再探索’。”

(責編:潘婧瑤、盛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