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誰是京津冀的“蘇錫常”

2014年08月16日03: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京津雙城2013年GDP總量3.38萬億元,上海2.16萬億元。京津合力,遠遠領先上海。然而,若論京津冀區域,則GDP僅相當於長三角的52.7%。

  長三角強在哪?蓋因上海周邊城市給力——“蘇錫常”“寧杭甬”,哪個不是中國經濟版圖上響當當的角色……

  京津冀協同發展,呼喚新經濟增長極。京津冀的“蘇錫常”在哪裡?

  龍頭與腹地,斷裂的城市群

  承接北京動物園、大紅門等批發市場外遷,天津西青區最近又加入競爭。

  此前,河北白溝、永清之間交鋒尚未平息,折射出城市群產業同質競爭的困局。

  同質競爭結果,是城市群的兩極分化,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河北城市和北京比,存在產業懸崖﹔與天津比,則產業趨同。怎麼競爭得過北京、天津?”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建國說。

  科技的短腿也加深了腹地經濟斷層。河北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全省工業的11.8%,比北京低9.4個百分點。

  區域經濟斷層,城市群自然斷裂。

  京津冀和長三角、珠三角最大的不同是,缺乏像南京、杭州、蘇州這樣的次級中心城市。“周邊塌陷,龍頭城市孤立。”

  “副中心”,難以承受之重

  京津冀腹地,太多城市渴望從環首都經濟圈中崛起。

  保定人說,不去直隸總督署,等於沒到保定。300多年,保定從來是京畿重地。

  不隻保定,石家庄、廊坊、唐山,甚至更遠的秦皇島,都有著強烈的“副中心”情結。廊坊地處京津之間,北京公交已通至全市,每天往返車次3200班次,交通上已然同城。

  然而,京津冀卻承載不下這麼濃郁的“副中心”情結。

  “我們最怕的就是邊界效應。”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艷說,“過去,沿著北京中心城區攤,然后三環、四環、五環,現在攤到新城,等於是六環。接下來,是不是再沿著北京的邊攤?”

  不約而同,河北也提出了“近小遠大”的概念。今年3月底,河北出台“推行新型城鎮化意見”,提出“充分發揮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生態建設的服務作用”﹔“進一步強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區域中的兩翼輻射帶動功能”﹔“增強區域中心城市及新興中心城市多點支撐作用”。

  心向北京,還要眼睛向外

  事實上,無論是否設立“副中心”,腹地城市群寄望於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必然“僧多粥少”。

  北京能轉移的存量與增量產業都不大。“三高”工業不轉就地清理,基於首都功能需求的服務型經濟不必轉,剩下的空間就很少。

  腹地城市群崛起,龍頭城市輻射固然重要,城市自我發展亦是關鍵。在長三角,江浙地區的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和浦東開發開放相呼應,逐漸形成競合關系。

  “除了心向北京,還要眼睛向外。”河北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說,“保定定位是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撐點,京津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外資進入京津的橋頭堡。第三個定位就是面向長三角、珠三角而言的。”

  6月11日,保定組團到深圳招商,簽下1000多億項目,規劃建設食品產業園,依托該園承接珠三角、長三角項目。

  “我們得做到心中有數、手上有牌、腳下有路。”秦皇島常務副市長馬宇駿說。近年來,秦皇島陸續建起技術成果交易服務中心、京津人才創新創業園等技術轉化平台,夯實基礎,筑巢引鳳。5月11日,中關村海澱園全國首家分園開園啟動,中科院遙感所、自動化所等9個研究院13個實體項目入駐中科院秦皇島基地。

  讓“城市群”站起來

  讓一大群城市長成一個城市群,這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它需要完善的交通系統。在長三角,截至去年10月底,蘇錫常、寧杭甬等30個城市間,擁有44條高速鐵路交通線和464車次,分別佔全國的17.5%和20.8%。而京津冀高速鐵路皆以北京為原點,其他城市間的高速交通缺乏有機聯系。

  交通之外,還有產業集群難題。即使是河北城市群之間,產業同構亦很嚴重。僅這一輪承接京津產業大潮中,汽車項目、中關村產業園、醫療健康產業,等等,都是爭搶熱點。

  吳良鏞院士指出,京津冀不像珠三角,能在省域內協調城市發展﹔也不像長三角,城鄉發育較為成熟,區域市場高度繁榮﹔京津冀地區問題更為復雜,但萬變不離其宗,諸多復雜問題,終歸需要良好的空間秩序來協調統籌解決。

  良好的空間秩序有賴科學規劃,也有賴於科學合作機制。行走京津冀,不少城市呼吁建立高層行政協調機構。

  上海市合作交流辦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國際上,大多數國家建立了跨區域權威協調組織,以及相關法律制度,推進區域發展。

  在長三角,城市群之間有三個層面的合作機制:滬蘇浙三地主要領導座談會制度﹔三地經濟合作與發展座談會制度﹔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制度。上海市合作交流辦區域合作處處長程建新說:“在頂層設計之外,城市群間自主合作意願很關鍵,自發自願、自下而上開展,才可能有生命力。”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16日 06 版)
分享到:
(責編:袁勃)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