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矛盾心態:恨貪官卻又想“當官發財”【4】--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社會矛盾心態:恨貪官卻又想“當官發財”【4】

2013年08月12日08:30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聚焦社會矛盾心態種種:恨貪官卻又想“當官發財”

  其次,構建協商和對話的雙向交流機制。一個健全規范的社會協商和對話機制,可以引導各個社會階層、群體和成員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因此,利益表達並不意味著僅局限於利益主體單方向提供信息或申訴疾苦,利益主體還應獲得及時有效的反饋,構建利益表達雙向交流機制,才能實現利益表達應有的功能。

  再次,拓展社會支持系統。在心理負荷越來越大的現代社會,傳統的社會支持卻在不斷弱化,因此,需要拓展家庭關系之外的社會支持力量,重視社會支持網絡建設。一方面,政府要提供有效的服務體系,另一方面,要通過民間和社會的力量來幫助那些生活壓力較大的民眾,使民眾在危難困境時可以得到來自社區、民間組織、志願者等的幫助,減少身心的壓力。

  (主持人:張記合)

  閱讀延伸二

  解決社會矛盾心態的幾種學術觀點,哪種更有說服力

  有一種觀點認為,社會的變革轉型所導致和引發的環境現實的改變主要表現為新生的取代更替舊有的,是一個新舊更替與轉換的過程,新舊之間既不相同也難以相容,相互是矛盾和對立的,其間必然有心理、觀念與行為等方面的矛盾對立和沖突。當社會的變革轉型基本完成實現后,矛盾沖突的心理才會逐漸消解和平息。從心理學來看,這樣的心理轉型過程實質上是一個觀念和思想的改造和重建的過程。

  還有一種觀點則主張,社會的變革與轉型所引發的社會環境和現實生活的改變並不是簡單直線式的新舊的交接與更替,而是一個復雜艱難的新與舊的重組和整合的動態漸進的過程,其間不同的心理、觀念與行為的多元並存,相互間的碰撞、爭辯與競爭在所難免,因而往往會導致人們心理上的困惑迷茫以及行為上的偏差與錯失。當社會的變革轉型實現了社會中新與舊的延續對接及重組整合后,種種迷茫困惑的心理與偏差錯失的行為都將得以矯正和修復。在此,這樣的心理轉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和行為的調整與適應的過程。

  在這兩種分析主張之外或之間的,則有可能是兩者兼而有之,既有矛盾沖突,也有迷茫困惑,在此情境下社會與人的心理的變革和轉型也將更為復雜和艱難。改革開放以來,發生在我們國家的變革與轉型雖然也有矛盾與沖突,但更多的還是延續對接中的重組與整合的問題,在心理上也更多的是迷茫困惑和錯失的問題,是一個如何選擇而不是沒有選擇的問題。

  ——李偉民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責編:王澤、段欣毅)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