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神木“全民免費”調查:煤炭賣完或難以為繼【4】--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陝西神木“全民免費”調查:煤炭賣完或難以為繼【4】

2013年08月03日06:5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陝西神木“全民免費”調查:煤炭賣完或難以為繼

  破除神木“迷信”:不是烏托邦

  盡管免費醫療、免費教育讓神木百姓嘗到了甜頭,但“神木模式”至今仍遭受非議。最集中的一個問題便是:“縣財政怎麼負擔得起?”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震就認為,這不過是神木縣的一種“暴發戶行為”。“神木是這幾年依靠煤炭才發了家,地方政府把賺的錢用來搞民生,這個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有一天煤炭挖完了怎麼辦?大躍進式的高福利還能保得住嗎?”

  面對質疑,郭永田說:“人們對免費醫療的擔心可以理解,也是對我們的支持。網上說的不一定是真的,到第一線的醫院去看才知道真相。”

  在他眼中,長期以來,外界對神木“全民免費醫療”有諸多誤解,造成了很多以訛傳訛的“神話”。甚至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察團,幾乎都質疑一句話:“神木有沒有錢保障下去?”

  “我們仍然在實踐。”郭永田總是回答,“實際上,我們並非絕對的‘全民免費’,而是相對的基本免費。”

  神木的醫療報銷分很多項:立即報銷的住院費用、按年報銷的慢性病費用等。每項、每人次都有具體的報銷金額上限。在縣醫院的走廊裡,每隔一段就挂著報銷限額、流程的彩色說明。

  郭永田說,神木的“全民免費”,實際上是根據財政的實際承受能力,在原有的新農合標准上有所提高而已。

  2005年,神木參加了國家標准的新農村合作醫療。

  “當時隻針對農民,城鎮居民反而一分錢也沒人管。所以,我們在2006年把城鎮居民也納入了醫保體系,多出來的部分神木縣財政自己承擔。”

  2008年,神木縣成立康復工作委員會,調研分析一年三個月,開始實施全民免費醫療。

  “但正是‘全民免費’這個詞,導致了很多誤解和過度擔憂。”

  郭永田也坦言,免費醫療的成本的確在逐年上升。

  “最主要的原因,是就診人數增加。我們為啥要實施免費醫療?就是因為看病貴,老百姓不敢去醫院,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惡性病的案例比比皆是。現在,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健康意識都增強了,生病不拖也不扛著,及時就診住院。因此,成本的上升是客觀的自然增長。”

  這種人員“井噴”的現象,也出現在了學校。

  薛志林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免費教育實施之初,由於實現了“零收費”,大量周邊地區學生涌入神木縣就讀。這無疑加大了財政負擔,增加了學校的就學壓力。據不完全統計,神木縣學前三年約有在園幼兒兩萬人,其中非神木籍幼兒佔到了三分之一。

  此外,寄宿生數量的增加也加重了學校寄宿負擔,同時,免費教育給學生的擇校和無序流動提供了方便,但也給學籍管理帶來了一定難度。

  “這些都是我們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薛志林說。

  那麼,免費醫療、免費教育是否會不斷膨脹,頂破神木的財政口袋?

  “理論上是可能的,但是我認為實際上不會。”郭永田介紹了神木的成本控制模式。

  “我們有住院報銷起付線制度,起付線及以下的醫療費用由本人自付,起付線以上費用且在規定范圍內的金額,在縣內定點醫院住院的按70%報銷,每人每年累計報銷醫藥費封頂30萬元。”

  “此外,我們針對糖尿病、高血壓、肝硬化等23種慢性病,還制定了門診治療全年限額報銷制度。”郭永田說,慢性病最高限額病種為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月限額5000元,全年限額60000元﹔最低限額病種為癲癇,月限額150元,全年限額1800元。

  在這種模式下,實現了全民范圍免費醫療的神木,面臨的資金風險就更加嚴峻。

  “盡管目前神木還能撐住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的供應,但也必須要面對一個問題:如果煤炭用完了,而轉型又沒有成功,過度福利形成的漏洞該如何填補。”王震最后提出的擔憂,指向了神木長遠的未來。

  (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