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筆賬:一個孩子住院,減負約73%
一天晚上,“80后”小夫妻王丹和徐坤(均為化名)正睡著覺,突然被女兒“哇哇”的哭聲驚醒。
“媽媽,媽媽,我耳朵疼!”王丹忙按亮燈,隻見兩歲的女兒彤彤用小手使勁地揉左耳,淚水弄花了臉。
王丹匆忙披了件衣服便抱著彤彤往神木縣醫院跑。
經過一道道復雜的檢查,大夫把小兩口叫到辦公室,“是急性中耳炎,沒什麼大礙,但是需要住院治療,你們先去繳費吧。”
一連住了7天,彤彤的耳痛症狀才消失。看病前后,共花了1763.4元。
從2009年3月1日起,神木縣就開始實施全民免費醫療制度。規定鄉鎮醫院報銷起付線為每人次200元,縣級醫院為每人次400元,縣境外醫院為每人次3000元。起付線以下(含起付線)住院醫療費用由本人自付,每人每年累計報銷醫藥費不超過30萬元。
“我們之前沒住過院,也不知道彤彤的病能給報銷多少。”王丹說。
出院這天,王丹拿著戶口本、合療卡、住院簡歷、合療交費票據等一摞單據,找相關負責人簽字、蓋章,換出了一張《榆林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補償支付憑証》。憑証上顯示,除去400元的起付費和75.4元的自費項目,她可以領出1288元的報銷款。
這就意味著,彤彤看一次病,隻需要交約27%的費用,其他73%都是國家和縣財政負擔。
“還挺方便的,看病也沒啥后顧之憂了。”跑了一上午手續,王丹就拿到了報銷款。
陝西省新農村合作醫療指導組專家、神木縣衛生局副局長郭永田說,全民免費醫療制度實施之初,神木縣財政投入了1.5億元。
這個數字,並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
“從2008年開始,神木縣康復辦開始進行調研論証、技術評估、經費測算,一弄就是一年三個月。”郭永田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在這段時間裡,康復辦先后對2005年至2007年全縣醫藥費用狀況以及醫保辦、合療辦相關數據進行了核查,走訪了130多個醫院和16個部門以及部分鄉村、企業,最終測算出免費醫療所需資金約為1.5億元。
這一開創性舉措,后來被很多人稱之為“神木模式”。
2012年,城鄉居民免費醫療共籌集資金2.27億元,其中縣財政為城鄉居民投入專項資金1.69億元,中央財政和省財政撥款5805萬元,農民投保370萬元,人均匹配資金615元,高出新農合人均籌資標准250元(2012年市新農合籌資標准為365元/人)。城鄉居民每人每年隻收取10元,55元由縣財政代繳。
如今,全民年費醫療已經實施5年,報銷支出逐年增加。
根據神木縣衛生局數據,2009年免費醫療的報銷支出為1.49億元,2010年為2.13億元,2011年為2.2億元,2012年為2.49億元。2013年全民年費醫療年初預算為2.04億元,截至6月份已撥入免費醫療專戶1.5億元。
但近日,神木卻被頻頻爆出“財政出現危機,免費醫療教育將停止”,“神木全民醫保出現欠款”等消息。
諸多猜疑讓外界更加關注:新上任的縣委書記尉俊東,會對民生政策如何“下刀”?
8月1日,神木縣召開領導干部大會。會上,尉俊東特別強調:“越是在經濟爬坡過坎的困難時期,越要重視改善民生。”
擔憂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可能被取消的神木人,暫時鬆了一口氣。
“老百姓的民生保障標准隻會提高、不會降低,民生投入隻會增加、不會減少,民生保障范圍隻會擴大、不會縮小。”尉俊東要求全縣各機關單位和各級干部做好准備,以干部的“緊日子”保障老百姓的“好日子”,從嚴控制開支,壓縮“三公”經費,保障民生支出足額及時到位,滿足老百姓醫療、教育、養老等基本需求。
同時,他也強調,這不是一味發福利,更不是養懶漢。要大力發展生產型民生,讓民生福利工程由“輸血”變“造血”,使民生改善更具長遠性和根本性。
這次會議也是尉俊東自7月26日上任以來,首次對神木進行的全盤部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