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何燕:神秘“女富豪”
很少出現在辦公室的國騰電子實際控制人何燕,多年來保持著低調和神秘,以至於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下落。
如果不是此次股民對上市公司國騰電子的發問,何燕失蹤的消息估計還會繼續隱藏下去。
喜歡飆車的女老板
7月19日,宜昌市公安局通過微博稱,6月30日,國騰實業集團董事長何燕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該局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此案系公安部指定宜昌市公安局管轄。目前,此案正在依法偵辦中。
根據新京報記者調查,何燕,北京人,年過半百。多年浸淫四川政商圈,以至於被外界貼上“天府美女富豪”的標簽。她曾多次上榜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和胡潤百富榜。2006年,曾被評為胡潤榜四川IT首富。
據一位曾在國騰集團擔任子公司負責人的王英群(化名)說,何燕平時很少在單位露面。單位同事都覺得她比較嚴厲。不多的印象中,公司內部對其描述最多的是,何燕喜歡飆車,在工作緊張、心情不好時,她經常開著自己的寶馬或者林肯去飆車。
王英群稱,何燕對四川政商圈十分熟絡,國騰公司也與當地政府關系非常好。
在此次被調查之前,何燕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6月7日在成都財富全球論壇上。
當時在“硬件的未來”分論壇上,她作為成都IT企業代表,與小米科技首席執行官雷軍等多名知名企業家,共同討論智能手機與電腦的發展趨勢、技術創新等熱點話題。
一位參會人員對新京報記者介紹,當時何燕看起來遠比實際年齡年輕,顯得精明干練,看不出她有即將遭遇變故的跡象。
當日,她還接受一家電視台專訪,這是她多年來少有的公開長談。
何燕在接受採訪時稱:“自己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人,要做就做有意義的事,做一個自由快樂的人。”
非法圈地疑雲
按照公安機關公開回應的信息,何燕因涉嫌“非法經營”被公安部調查。據知情人士透露,何燕的弟弟也一同被帶走。
目前何燕涉嫌何項“非法經營”,公安機關尚未透露。
據新京報記者調查,何燕涉及的非法經營可能包括土地問題和侵佔國有資產問題。
據成都市一位房地產開發商介紹,位於成都高新西區的國騰園土地近期曾被相關部門調查,有可能涉及拿地的問題。調查后不久,何燕就突然“失蹤”。
王英群稱,2001年,國騰集團在位於成都市郫縣與金牛區交接的地方征地超過兩千畝。
國騰集團征用的土地主要用作兩部分,一部分是建成都學院,一部分是開發國騰科技園。據成都學院公開資料顯示,該學院佔地1159畝,據郫縣被征地的楊柳村村民介紹,早在2001年,國騰共征用了約2000畝土地,征用地涉及郫縣的兩個村和金牛區的一個村。當時郫縣農民的補償標准是每畝兩萬,包括青苗費。
征地補償過低,引發當地村民不滿,村民代表曾找到當地政府,得到的答復是農民要為西部開發讓出土地,“這是政策”。
成都一房地產商介紹,何燕當時是以教育用地指標拿到土地。“當時拿地價格非常低,基本上是每畝幾萬元”。但此說法沒有得到國騰公司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証實。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在國騰園旁邊的中海社區也征用了楊柳村的土地,當時土地招拍挂最低價格是每畝60萬。
何燕在以低價獲得大量土地后,又大量撂荒。
楊柳村村民介紹,所征土地,建筑稀疏,園區內很冷清。直到2008年,才開發“創智聯邦”項目。
知情人士質疑,何燕以教育用地名義圈地后,囤地漲價,然后開發成商業地產售賣。
據公開信息,直到2008年底,由成都高新置業與國騰實業集團控股子公司“成都西部大學生科技創業園”合作開發建設,投資約2.4億元。
據國騰集團官方網站顯示,該項目僅佔地78.4畝,建筑面積8.4萬平米,分東西兩區,每個區聯體建筑群共5幢。
王英群介紹,項目合作模式是,高投出錢,國騰出地,兩者合作的寫字樓對外出租或者售賣。但項目建成后並不好賣。
這片屢遭質疑的土地不僅被轉成商業用地開發,還建成了高爾夫球場。
7月18日,新京報記者在位於高新西區的國騰科技園內看到,有數百畝的土地被綠化成草坪,其中還建成了一個龐大的高爾夫球場。球場一位經理對記者推介說,這是國騰集團下面的高爾夫練習場,也是成都最大規模的果嶺群,佔地面積在50畝以上。
侵佔國資懸疑
再往前溯。讓何燕頗為狼狽的另一件事是對其涉嫌侵佔國有資產的持續舉報。
早在2000年左右,何燕還在成都國騰通訊有限公司(下稱成都國騰)時,就遭到侵佔國有資產的舉報。舉報者是成都國騰的股東——商地置業公司原總經理宋克荒。
據工商資料顯示,成都國騰於1995年9月22日正式注冊。三個股東都有國有企業。
1997年,商地置業公司出資150萬元獲得成都國騰的24%股份。
此后,吉林省曾採購國騰一批IC卡電話,獲利千萬元。隨后,憑借IC卡電話機打開市場。成都國騰利潤攀升。
宋克荒稱,何燕曾找到他,希望成立一家私人公司,專門負責銷售,將銷售IC卡電話機的錢留在銷售公司,自己也可以賺點錢,希望宋作為股東參加。宋克荒以怕涉嫌侵佔國有資產是違法行為為由拒絕。
宋克荒給新京報記者提供的材料顯示,1998年5月,四川華威信息產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四川華威)成立。
2000年6月,何燕將四川華威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何燕在英屬維爾京群島離岸注冊的耀星科技有限公司,轉讓方和受讓方代表人都是何燕。兩個簽名一個是英文,一個是中文。
資料顯示,從1998年到2000年,何燕經過6次變更,最終四川華威變為100%外商獨資公司。
同時,何燕也成為四川省著名的民營企業家,並以6億私人資產的身價躋身於美國《福布斯》雜志2001年中國富豪排名榜第82位。
2000年5月,何燕組建了成都國騰通訊集團。
通過股權運作,從成都國騰派生出來的四川華威,開始持有成都國騰通訊集團股份。
彼時,四川省政府剛好提出要將信息產業建設作為四川省一號工程,新成立的國騰通訊集團提出打造“芯片”項目,獲得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此后不久,國騰收購旭光電子未上市法人股,成為旭光電子實際上的第一大股東。
而上述一系列的股權變更,商地置業被排除在外。宋克荒認為,何燕非法處理了商地置業應佔的股份,四川華威分走了IC卡業務利潤的很大部分。
2002年8月15日,公安部委托四川省公安廳專門對國騰是否涉嫌侵佔國有資產進行調查,何燕也為此向四川省政府作過報告。據當時媒體消息,調查認為,成都國騰與商地置業之間存在嚴重股權糾紛,同時成都國騰存在不規范的地方,但是公司並沒有出現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何燕沒有涉及其他犯罪活動。故不予立案。
7月9日,宋克荒說,當時的調查受到一些“干預”,不了了之。此后,他一直在舉報,直到2005年從商地置業退休。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被舉報后,何燕便多了一個名字。在公司內部,她依然使用“何燕”的名字,她很少接受媒體採訪。如果接受採訪就使用“何然”。
何燕系國騰實業集團董事長。公開資料顯示,其出生於1961年,大學本科學歷,電子科技大學兼職教授。何燕持有成都國騰電子集團51%的股權,而成都國騰電子集團又是上市公司國騰電子的第一大股東,持股38.8%。由此,何燕實際控制國騰電子。
2013年6月30日,何燕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宜昌市公安局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新京報記者李超四川成都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