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緊干群關系的螺絲釘(反對“四風”服務群眾·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3】--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機關的門,該朝哪開?干部的心,該往哪放?河北省和安徽蕪湖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作出回答——

擰緊干群關系的螺絲釘(反對“四風”服務群眾·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3】

本報記者 王方杰 劉 杰 何 聰 趙梓斌

2013年07月20日03:40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向下看 往下走 結窮親 解難題

蕪湖:干群關系擰一起(反對“四風”服務群眾·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本報記者 劉 杰 何 聰

    “七一”前夕,安徽蕪湖市發改委機關干部張心團第五次來到無為縣牛埠鎮柏楊村,給鎮、村帶去整體發展規劃,還有一條2公裡的農村道路項目以及溝渠清淤項目。村民說,市裡有個好親戚,再偏也不覺得遠了。

  “機關聯系基層、干部聯系群眾”,蕪湖市去年9月開始,要求每個機關干部至少要交一位窮親戚,定期走親戚。“領導干部要‘向下看、向下走’,找困難的人,解困難的事,要像螺絲與螺帽一樣,與群眾的心緊緊擰在一起。”蕪湖市委書記高登榜說。

  一籃雞蛋的故事:親戚越走越親

  “他把我一個孤老太婆當親人,為我修了房、墊了路。我就想到城裡去看看他。”家住蕪湖市繁昌縣孫村鎮萬裡村的章其美,今年已81歲了。今年春上,她坐著公交車,拎了一籃子雞蛋,去看望縣委書記。

  這一籃雞蛋讓縣委書記大為感動:“老人家其實沒啥事,就是想表達心情。我們給群眾一點關心,他們就記在心裡。”

  蕪湖市開展“機關聯系基層、干部聯系群眾”工作以來,干部進村入戶,訪貧問苦。目前,530多個市縣區黨政機關干部,與996個行政村(社區)、8433名困難戶、2467名信訪戶建立了“雙聯系”。

  一個記事本的意義:好事不在大小

  “雙聯系”不同於送錢送物,要的是交朋友、結親戚、增感情、辦實事,讓老百姓得實惠。

  “39路公交車延伸到了新三村社區,建停車場涉及征用兩位老人的部分菜地,反復登門做工作后,終於得到老人的理解和支持……”這個記錄出自鳩江區裕溪口街道黨員干部陶君花之手。像陶君花這樣的“民情日志”,已成為許多黨員干部在“雙聯系”工作中的特殊工作本。

  “不論大小事,他們是記在本子上,想在心裡頭。”繁昌縣峨山鎮灣電村老黨員邢長英老伴離世,兒女又先天性重症殘疾,家裡十分困難。縣司法局局長許光龍聯系后,經常前去探望,送上單位慰問金,記下他們要緊的事,幫助落實了大病救助政策,解決了他們的大難題。

  “‘雙聯系’讓我們了解到了群眾反映強烈的因病致貧問題,市裡下決心在全省率先實施高額醫療費用不封頂及再補償的惠民新政策。”蕪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董萍告訴記者。截至6月底,全市1070人次享受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待遇380萬元,單筆最高享受補償達18.8萬元。圍繞一些未參加養老保險無法享受退休金待遇問題,市裡還出台了補費參保新政策。

  一塊牌和一張表的作用:有起點,沒終點

  “雙聯系”如何實現真聯系、常聯系、深聯系?

  6月以來,群眾與社會工作部在蕪湖市縣區相繼挂牌,將統一行使群眾工作政策制定、社會管理指導協調、社情民意調查反饋、信訪事項處理督辦、矛盾糾紛調解處置、群眾工作監督考核等職能。一位市領導說:“作為‘雙聯系’常態化機制的一個成果,群眾與社會工作部的成立,讓群眾知道有話跟誰說、有事找誰辦。”

  “‘雙聯系’有起點,沒終點。”弋江區委副書記王永輝介紹說,該區正圍繞常態化和長效機制下功夫,已建立分層次調度解決問題、督查考評等機制,每人一張年度“雙聯系”考核表,請聯系戶打分評議,隔一兩年還要換新的聯系點。

  蕪湖市還把干部聯系服務群眾情況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把考核結果作為獎懲、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

分享到:
(責編:潘旭海)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