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稅部門醞釀多項財政改革 預計減稅9000億【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中國財稅部門醞釀多項財政改革 預計減稅9000億【2】

2013年07月18日08:01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改革

  中央地方收入劃分格局或調整

  樓繼偉在發言中談到財政改革的方向時還指出“調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責任,適當增加中央政府的支出責任,保障市場更加統一、公平和基本公共服務的全國均等化。”

  劉尚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意味著下一步的財政體制改革涉及到事權調整,政府間的事權未來可能上移,有些省一級的事權上移到中央一級,有些市一級的事權上移到省一級,有些縣一級的事權上移到市一級,整體來說,要避免事權進一步下沉,實現事權合理劃分。

  分析認為,由於“事權”和“財力”要相匹配,因此未來中央和地方的財力分配格局也要相應進行調整。

  早在今年兩會期間發布的《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指出,合理界定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和支出責任,結合營改增進程研究調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劃分。今年4月份,樓繼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何調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配關系和支出責任,是擺在財稅部門面前的大題目。“隨著‘營改增’的推進,要研究的問題很多,財稅體制改革是今后的大任務,我們正在積極慎重地研究推進。”他說。

  而樓繼偉在其今年最新著作中,也系統地闡述了他對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的思考。

  根據財政部日前發布的《關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預算管理問題的通知》,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試點期間收入歸屬保持不變,原歸屬地方的營業稅收入,改征增值稅后仍全部歸屬地方。不過,業內專家表示,暫不調整只是過渡,未來勢必會調整增值稅給中央和地方的分成。

  實際上,分稅制的本質就是將國家的全部稅種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進行劃分,借以確定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收入范圍的一種財政管理體制。業內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今年之內,中央、地方政府之間的收入劃分格局會有所調整,但是具體方案還在研究之中。

  四川省財政廳廳長王一宏今年兩會期間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央、地方的分成比例不是最關鍵的問題,重要的是理順各級政府的事權。“如果不弄清楚事權,會產生各級政府在支出責任方面劃分不清楚的問題,很多財稅改革的正向效應也會被抵消掉。”

  據媒體報道,近期包括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省長謝伏瞻,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和廣東省長朱小丹在內的多省主要領導紛紛來北京拜會財政部。分析認為,地方官員對財政改革非常關注,拜會財政部表達相關利益訴求,以便在將來改革時綜合考慮各地因素,這也是財政改革前的信息溝通互動。

  基調

  不出台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

  樓繼偉在發言中指出,從政策取向上來看,今年中國不會出台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會在保持財政赤字總規模不變的前提下,著眼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做一些政策微調。

  今年財政收支壓力“空前”的大。根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今年1至6月累計,全國公共財政收入6859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95億元,增長7.5%,增幅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下半年,受經濟緩慢回升、進一步擴大營改增試點加大減稅力度、后期房地產相關稅收增幅可能有較大回落等影響,全國財政收入增幅也不會太高,其中中央財政收入因去年第三季度基數較低,下半年增長可能好於上半年,但完成全年收入預算任務仍很艱巨。”財政部表示。

  “今年的赤字佔G D P比重為2.2%。赤字規模將保持不變,但要調整結構。中央政府各部門一般性支出縮減5%。除工資外,包括對地方轉移支付在內的其他經費都要削減。與此同時,我們將出台一些減稅措施,尤其是針對微小企業的減稅措施,使其更好地為促進就業做貢獻。”樓繼偉指出。

  樓繼偉的三篇講話稿還涉及多項具體的稅種改革。在參加氣候變化小范圍特別會議討論發言時他指出,將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先選擇防治任務繁重、技術標准成熟的稅目開征環境保護稅,再逐步擴大征收范圍。其中,二氧化碳是考慮適時征收的稅目之一。而在參加能源安全小范圍特別會議討論發言時則指出,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下一步,將研究把煤炭等資源品目逐步納入從價計征范圍,並適當提高稅負水平。資源稅改革有利於提高地方政府環境恢復治理能力,促進資源節約開採利用。 (記者 張莫 趙婧)

分享到:
(責編:王澤、申亞欣)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