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與夢想,似乎存在著天然的聯系。如果說,所有人都有夢想的資格,那麼青年就是最有資格夢想的群體﹔如果說,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應該為夢想而努力,那麼青年時期就是人的一生中最適合將夢想付諸實踐的時期。在億萬中國人民邁向實現中國夢的歷史新征程的當下,將個人夢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青年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他們堪稱“有夢一代”。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的夢想必將成為國家光明的未來。
有夢自當高飛。改革開放的中國,為青年人實現夢想提供了比過去更為雄厚的物質基礎和更為多元的選擇機會,一些有志於創新、創業的青年人因之夢想成真,中國的發展也因之注入更多活力。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這是中國青年、也是中國社會的拳拳之心。
然而整體來看,“有夢一代”夢想的實現亦大不易。中國邁入社會轉型期的同時也進入了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事業發展的相對滯后、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對不合理,都使青年人的生存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就業、安居、養老等等壓力使青年一代不堪重負,“壓力山大”成為許多人的真實寫照。夢想的翅膀如此沉重,即便有人能突破阻礙去努力實現夢想,依靠的更多是家庭和朋友,而社會能提供的支持極為有限。新生代農民工、求職者、創業者……懷抱夢想的青年人遇到的是一層層有形無形的“天花板”,每前進一步都極為不易。
如何讓有志於創新與實踐的“有夢一代”展翅高飛?當務之急是打造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正如十八大報告所指出,全黨都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鼓勵青年成長,支持青年創業。關愛青年,就要下大力氣解除青年追求夢想的后顧之憂:建立全方位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養老等社會事業建設,更為重要的是推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后者是打造社會支持系統的關鍵所在。3月2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公正是社會創造活力的源泉,要從制度上推進教育公平、就業公平、創業公平——這無疑是抓住了當前青年最關心的問題。
關愛青年,讓“有夢一代”展翅高飛,對改革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必須觸及利益、觸及靈魂﹔發展,必須公平公正、機會均等。如此,則青年幸甚,國家幸甚!(王新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