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犯罪嫌疑人陳水總家,廈門市思明區局口街24號,警方在現場調查。 新京報記者 郭鐵流 攝
陳水總:廈門公交車縱火案犯罪嫌疑人,廈門人,無業,生於上世紀50年代
縱火嫌疑人陳水總死了。
據廈門市新聞辦消息,犯罪嫌疑人陳水總被當場燒死。
據多位目擊者的描述,6月7日下午,陳水總獨自離家。監控錄像顯示,傍晚時,他出現在快速公交車金山站,用手推車拉著編織袋,在BRT車站徘徊,一輛人多的公交車駛來時,他上了車。
18時20分許,這輛行駛中的公交車濃煙滾滾,火光驟起,最后被燒得隻剩車架。大火導致47人死亡。
黑暗的巷子
陳水總的家在廈門老街深處的黑暗巷子裡,一家三口擠在不到30平米的兩居室裡
拿著放大鏡的蘇妹(化名)隻看了一眼,就用閩南語叫出了照片裡嫌疑犯的名字:“啊,水總。”
她的印象裡,陳水總是個有些瘦的男人,愛穿襯衣和西褲,朴素但整潔。因為沒有固定工作,常年晃蕩於局口街一帶。
在廈門市思明區局口街,認識陳水總的人都知道,陳和妻子、女兒擠在一套30平方米不到的兩居室裡。鄰居們說,陳水總已經在此“蝸居”了30年。
“這裡是廈門最老的街道。”出租車司機說。
已經建成幾十年的老房子低矮、逼仄。蘇妹站在家中,能瞧見陳家破舊泛黑的牆壁和沒有安裝鋁合金的窗戶,在這片社區中,隻有陳家沒有裝亮色的鋁合金窗戶。
局口街兩側的建筑,一層擠滿了售賣服裝的店鋪和小餐館,人聲鼎沸,音樂嗡嗡作響,樓上是住家——其中包括陳家。
通向陳家的路,是僅容一人通過的黑暗巷子,經過的行人隨時會遭遇頭頂落下的不明液體,沒有光,陰影更加昏暗。
但隻消一個轉彎,馬上就能步入廈門最繁華的商業街——中山路。
老街坊們說,曾經有傳聞說局口街要拆遷,建成繁華的商業街,這裡的住戶們歡欣不已,誰知后來就沒了動靜。
鄰居們說,陳家日子並不好過,常年沒有穩定收入的陳水總,偶爾會去打零工,但大多數時間待在家中不干活。陳家生活的來源,都在陳水總妻子身上,除此之外,還要負擔女兒的學費。
“愛找碴”的男人
陳水總很少和鄰裡、親戚交往,他一天撥打9次110投訴鄰居,還將和鄰居間的道路封死
在諸多鄰居眼裡,陳家三口話少,極少與人來往。
這些年裡,看不到任何親戚朋友出入陳家的大門,陳家也從不串門。知情鄰居說,陳家兄弟姐妹七個,陳水總排行第三。“但和幾位親戚的關系也不和睦,經常吵架。”
陳水總家人並不願對記者談起陳水總的事情。8日上午,有記者試圖採訪陳的哥哥陳士龍(音),陳兄情緒激動,差點發生沖突。而其他的親屬面對提問,也多回答“這事我不知道”。
相比起陳妻和陳女只是沉默,陳水總留給人的印象則是古怪、愛找碴兒。
“他不愛和人接觸,但一開口,10次有9次是跟人吵架。”快餐店的曹姐(化名)說。
8年前搬來的曹姐和許正(化名),租下陳水總舅舅的房子,開了間快餐店,成了陳水總的鄰居,從此兩家爭吵頻繁。
在許正看來,陳水總格外敏感:快餐店的男員工們喜歡用播放音樂,嬉笑打鬧。但陳水總覺得,這是對自己女兒的一種騷擾,於是總對男員工們罵罵咧咧。
除此之外,陳水總抱怨最多的是快餐店太吵,佔道經營。曾經有一次,他一天之內撥打了9次110投訴。
最激烈的一次爭吵爆發在兩年前,陳水總要求舅舅將快餐店和自己家之間的通道堵死,舅舅應允,在兩家之間裝上了一扇鐵門。
某一個夜晚,許正突然聽到鐵門外傳來“??”聲,跑過去一瞧,才發現是陳水總正拿著鐵錘在砸鎖:“我就是要走這條道兒。”這讓許正困惑不解:“你自己要封起來的,怎麼反悔了?”
再后來,陳水總自己動手用破損的木頭把鐵門釘得嚴嚴實實,不留一點兒縫隙。他甚至把許正家的兩扇窗戶一同釘上了,“說是防止我們窺探他的生活。”許正說。
沒有鄰居去過陳家做客,見過陳家內部的陳設。昨日上午,陳水總家的入口已經被封鎖,警察們守在一旁。
陳水總不容許任何試圖打破封閉的事情。許正的小狗曾有次爬過木頭的縫隙,進入陳家,等他聽見狗叫找過去時,發現陳水總已經把小狗趕到了櫃子的陰影下,一邊拿木棍使勁捅,一邊叫罵:“弄死你。”
陳士龍也向媒體証實,弟弟的脾氣並不好。每當看著站在陰影裡的陳水總要開始發作時,局口街的街坊們一致地躲得遠遠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街坊們說。
![]() |